8月中旬,胡萝卜进入旺盛生长期,在乌兰察布草原察右中旗乌素图镇三排地村的82公顷软管微喷灌溉项目地中,绿油油的萝卜缨正铆足劲儿向上生长,仿佛在呼唤丰收的到来。
俯下身去一拨,萝卜缨下面埋藏着一排排红彤彤的“地下军团”,鲜嫩的胡萝卜已经长到15公分。农民高福喜说:“一个月之后,这里将迎来新一轮秋收景象。更为神奇的是,北京援建的20个保鲜库还能为胡萝卜保鲜5个月,再也不用为秋后跌价苦恼了。”
察右中旗主要由山地、丘陵组成,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这里地形平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病虫害少,非常适宜种植胡萝卜。
地处察右中旗腹地的乌素图镇盛产胡萝卜。该镇党委书记王海珍介绍,乌素图是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但是这个“有水的地方”过去并不富裕,土地贫瘠,种什么都长不好,农民生活一贫如洗。1994年,乌素图镇引进胡萝卜品种并试种成功。因优质的水源、矿物质土壤和清凉的气候,此地所产的胡萝卜以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著称,被誉为“塞外小人参”。
每年收获季到来前一个月,京津冀晋鲁等地客商云集此处,“坐等”收购。“大批卡车涌进乌素图,客商在田间大手一挥,就‘圈住’了还长在地里的胡萝卜。当客商在地里拔胡萝卜时,农户们已经在家里数钱了。”王海珍说。
目前,全旗共有东西长33公里、宽5公里的胡萝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到5300余公顷,亩产量达到4000公斤,除了在京津冀鲁等地畅销外,还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乌素图的胡萝卜注册了“草原参”牌商标,有了响亮的品牌。产量高了,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作为全国闻名的产胡萝卜大县(旗),如何平衡好增加产量和销售旺季过后胡萝卜降价、滞销问题,是近几年一直困扰察右中旗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胡萝卜储存期只有一个多月。“外地客商提前来,一次性把自己要用的量要够了,然后坐等胡萝卜成熟一拔就走,一去不回。而农户剩下的、多出来的胡萝卜必须在一个月内卖出去,否则会变蔫儿,卖不出好价钱。”高福喜说,“刚收的胡萝卜一斤1.5元,到后期价格被压至一斤0.3元。”越到后期,客商会把价格压得越低,农民为了避免颗粒无收,常常忍痛割爱低价出售。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乌素图镇通过京蒙对口帮扶支援合作、一事一议等资金,在乌素图镇建设了20个胡萝卜保鲜库,“秋收后剩余的胡萝卜进了保鲜库,过了5个月后出库收购价格一斤1.2元。”高福喜说,“在保鲜库存放5个月的成本每斤才8分钱,农民的净收入还是很高的。有了保鲜库,去年平均每户收入达到5万元,比过去多赚2万元。”
“因为有了保鲜库,这几年还尝试种植新的胡萝卜品种。”高福喜说,他现在种的是日本的品种,亩产能达到8000斤,品相好、产量高,价格也高。过去没有保鲜库时,农户在地头数完钱后就存起来不敢花,这几年人均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全村人都住进了砖瓦房,近一半的农户还买了小汽车。
王海珍说,随着北京等地市场的销量不断扩大,乌素图镇胡萝卜年产量已达到2亿多斤。去年,该旗引进胡萝卜客商100家,交易额1亿元,还开办了胡萝卜脱水厂,一些胡萝卜在这里加工成脱水蔬菜,运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乌兰察布市胡萝卜种植面积达10万亩。每亩日光温室年收入15000元,大棚亩收入5000元,露地胡萝卜亩收入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