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北京:投放20亿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3  来源:农民日报

这几天,北京和合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密云区河南寨镇种植的400多亩鲜食玉米即将成熟,而此时也是防控玉米螟的关键期。不需要农民背着药筒在高温下来回打药,只需要在玉米叶上别上一小袋赤眼蜂,就可以轻松防治玉米螟,这正是北京多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生物防治技术。7月6日,北京市植保站在河南寨镇召开2017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会,并启动了2017年全市统一释放赤眼蜂活动。


一人一天最多可放蜂500亩


“玉米螟幼虫钻蛀到玉米植株内部,打药很难起作用,而赤眼蜂会自主去寻找害虫,俗称生物导弹,吃完了就会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对抑制害虫有连续效应。”密云区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张宁介绍说,相比于使用化学农药一人一天最多防治不超过5亩,投放赤眼蜂一人一天防治面积可达300~500亩,减少用工达99%,而且防治效果相当甚至高于化学农药。通过该项措施的应用,玉米田每亩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50克左右,而且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和合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立辉告诉记者,该合作社种植的鲜食玉米主要在商超和电商渠道销售,一个棒子可以卖到2~4块钱,经济效益比较高,投入成本也高,尤其是人工贵。用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不仅为合作社大大减少了用工成本,种出来的鲜食玉米品质更放心,卖着更有底气。


确保蜂卵相遇是关键


北京市益环天敌农业技术服务公司的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田间释放玉米螟的技术操作要点——将赤眼蜂卡用牙签别在玉米中部叶片的背面,注意别在主叶脉上会更牢固,这样就可以防风防雨防晒。赤眼蜂的最大防治范围为50米,而最佳的防治范围为15米,所以每亩需要至少释放一点,如果放2~3点效果更好。


北京市植保站粮经科科长岳瑾介绍说,赤眼蜂是一种体长只有0.5毫米的寄生性天敌。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向田间释放,它的雌性成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蜂卵在害虫卵内孵化变为幼虫,以害虫卵液为营养,来完成自己的生长发育,从而破坏害虫的胚胎发育,当发育到成蜂后咬破害虫卵壳羽化,再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期。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必须做到释放的赤眼蜂与害虫产的卵相遇,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所以要求防治时间非常严格。”张宁说,一般根据虫情预报结合气象条件,采用上一代玉米螟化蛹、羽化进度和田间卵量调查相结合,当上一代化蛹率达10%,向后推10~12天,田间百株玉米累计卵量1~2块时,为第一次放蜂适期,间隔一周后第二次放蜂。


放蜂20亿头防治20万亩次


北京市植保站副站长杨建国表示,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2017年北京市农作物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减少玉米化学农药使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会议明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和重点——今年计划在北京市9个远郊玉米种植区县开展统一放飞赤眼蜂,共预计释放赤眼蜂20亿头,覆盖全市的鲜食玉米及部分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此次已是全市连续九年“统一放蜂”活动。


会议提出,要加强监测预报,确定释放赤眼蜂最佳时期,确保蜂卵相遇,提高防治效果。连续降雨对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要抓住晴天有利时机及时组织统一释放。放蜂时遇小雨可冒雨放蜂。如遇大雨、大风停止放蜂,可放在阴凉处平摊开,雨停后立即放蜂。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