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多地发生强降雨过程,受暴雨影响,我市部分养殖场被洪水冲垮、禽畜死亡或养殖场过水、畜禽被洪水浸泡,给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造成较大影响。洪涝灾害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化,极易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进一步加强汛期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防止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确保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强加强汛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我市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和动物总体平稳,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切实加强灾后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仔猪腹泻等动物疫病防控,特别要注意做好灾区猪链球菌病、乙脑、炭疽、血吸虫病、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强化保障,安排专人及时收集实情和疫情状况,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加大灾后动物疫情防控力度,确保灾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二是切实加强养殖环境消毒灭源工作。迅速督促督促受灾区域的畜禽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开展消毒灭源,对洪水浸泡的养殖场、容易引发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重点场所或区域要组织开展消毒灭源集中行动,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切实消灭病原,有效阻断疫病传播;对畜禽饲养、加工、交易等场所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要迅速组织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受灾地区要加强畜禽饮用水源保护和消毒,严防病从口入。
三是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深入灾区防控一线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病(淹)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检疫、免疫、消毒、疫情监测报告等关键措施的落实情况。按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范要求,对病死、淹死的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的处置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屠宰、食用、加工因灾死亡及病死的畜禽,严厉打击倒卖、屠宰、加工因灾死亡及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防止病死或淹死的畜禽及产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是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切实大受灾地区重大动物疫病、常见多发病和人畜共患病等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监测力度,扩大日常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次数,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分析疫情形势,及时发现和排除动物疫情隐患。要根据疫情监测情况,综合评估当地灾后重大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发生风险,准确把握疫情动向,强化疫情敏感性,高度关注重大动物疫病和灾后多发疫情。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紧急免疫工作,严防灾后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要对春季集中免疫效果评估抗体达不到要求和新填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确保畜禽常年保持较高的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