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浙江省杨梅集中上市季节。集中上市前,省农业厅分两阶段对全省杨梅主产区的杨梅质量进行专项监测,第一阶段抽检了63批次杨梅样品,第二阶段抽检了137批次杨梅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浙江“放心杨梅”是怎么种出来的?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农业厅相关专家和部分杨梅种植户。“从2016年我省开展杨梅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专项行动以来,杨梅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定向好。”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打造优质安全杨梅目标,我省组建了杨梅“一品一策”专家团队,编制了《杨梅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手册》《杨梅主要病虫防治指南》和杨梅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图,提出网室覆盖、绿色防控、低温冷藏等三大关键技术和控梢矮化、合理疏果等十项全产业链管控措施,提升了杨梅安全生产水平。
青田县平峰寨春华家庭农场是浙江省杨梅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实验基地之一,农场100亩杨梅树罩着一顶顶白色罗帐,远远望去像一个个蒙古包。“这是我们推广的杨梅网室避雨栽培,通过采前40天在杨梅树上覆盖防虫网防果蝇、采前15天覆盖薄膜避雨,基本解决了杨梅产生果蝇和落果两大难题。”青田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推广‘一品一策’技术,杨梅的优质果率达60%以上,商品果率达到70%以上。”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已在黄岩、青田、临海、兰溪、乐清、瑞安等地建立杨梅“一品一策”示范区,全面应用绿色防控、网室覆盖等技术,建立了专家一对一联系制度,强化技术指导。
为严把杨梅安全管控关,省农业厅于5月22日召开全省杨梅质量安全管控现场会,全面部署杨梅质量安全管控工作。各地突出抓好投入品管理,重点检查采前20-30天用药情况,并在杨梅上市前,开展杨梅质量安全专项监测、监督抽检,确保上市杨梅质量安全。
随着果农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浙江省杨梅主产区形成了从“要我防”到“我要防”转变的局面。温州市各地及临海、兰溪、仙居等县(市)建立了群防群治、群众监督机制;青田县则探索出“一户违约、全组受制”的“五户联保”杨梅质量安全监管之路……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成为浙江省倒逼生产者严把杨梅质量安全关的利器。近日,在瑞安市双降山家庭农场内,数名村民戴着手套包装刚采摘来的杨梅,每个包装篮的显眼处都贴上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产品名称、重(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等信息一目了然。农场负责人戴福员说:“这张‘身份证’既是杨梅质量安全的认可证,也是一张追溯证。有了它,顾客可以放心地购买杨梅!”
记者从省农业厅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5月,浙江省规模主体开始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杨梅生产规模主体成为率先实施这一制度的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