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各地职能部门创新探索出一条覆盖生产、运输、流通等多环节的监管模式。山东青岛实行审核准入与逆向淘汰双向机制,寿光对农产品贸易实行“一卡通”电子监管,陕西杨凌则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种种创新举措也带来了实际效果。农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同比上升0.4%,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在此基础上,农业部、商务部等多部门提出建立农产品溯源平台。截至2016年底,国内已分5批支持58个城市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共有1.5万家企业建成追溯体系,覆盖经营商户30余万户,初步形成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追溯网络。
● 协会共治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放心肉菜超市货源对接示范县
今年6月1日,国务院食安办印发《关于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活动的工作方案》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各地陆续展开“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的创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积极参与,推动各地示范超市建设进程。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楚东介绍,协会为各级主管部门贡献力量,严把直采和批发市场等货源关,对各个流通环节提出规范。放心肉菜示范超市主要以产地直采为主,货源直接对接农产品质量示范县的农业基地或合作社,种植环节由第三方给予指导培训,并对用药全过程监督,全程冷链运输并监控,商超划出区域以专柜形式售卖。同时,商超也可以从批发市场指定摊位进货,但摊位货源须来自农产品示范县,同时须提供示范县源头的产地证明及避免调包的运输证明。肉的进货来源须是定点屠宰企业或当地政府推荐优秀企业,全程冷链跟踪,门店低温销售,引入第三方对企业和门店飞行模式检查。
下一步还将建立“放心肉菜检测云信息库”,即面对商超连锁渠道建立开放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将在产地、仓库中做的两次食品安全检测报告全部上传到平台上。而当地主管部门也可以将日常抽检的报告上传至平台,形成多方联动的监管模式。
楚东表示,通过多方共享食品安全信息,让农产品在透明体系中流通,一方面可以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监管,对于不合格产品批次数据共享,让销售方能够 及时作出下架等处理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诚信机制建设,避免以往伪造、套用检测报告的情况出现,实现来源放心、品质放心、过程放心、体验放心。
● 地方探索
山东青岛
农产品销售实施逆向淘汰
为保证农产品安全,山东青岛实行合格准入、逆向淘汰的双轨机制。商户在进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时必须备案登记,并与市场签订质量安全协议,否则不允许进场销售。目前青岛已签订协议1万多份。
在严格准入的同时,青岛也实施了“退出机制”。如经过法定机构检测,农产品最终结果为不合格且1项以上(含1项)检测超出国家标准限量50%及以上的,该不合格产品供货商将退市一年;同一供货商检测2次不合格的,3年内不得进入该市场销售;3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该市场销售,目前共有80家不合格农产品供货商被退市。
青岛市还推行了食用农产品质量保证金制度,目前20家批发市场和112家农贸市场开办者全部缴纳了质量保证金,共1500多万元,其中被扣除的质量保证金有19.7万元。
陕西杨凌
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自2013年起,作为国内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为探索建立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出台了《杨凌安全农产品溯源标识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据介绍,杨凌示范区成立溯源公司和认证中心,负责溯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对食用农产品和畜产品进行身份标注,编制特定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对基地产品的全程信息查询。
杨凌以“溯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精品农业。目前杨凌共有3.6万余亩基地通过认证。同时,杨凌示范区还通过建立从饲料控制、过程饲养、屠宰加工、销售追溯模式,将畜产品准出与准入结合,实现产品可追溯。
山东寿光
“一卡通”监管实现高合格率
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果蔬供应基地之一,山东寿光实现“一票通”、“一卡通”等结合电子平台的创新监管方式,促进蔬菜质量安全监督提升。
对市内交易量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专门设立市场监管所及检测中心,对入场经营者实施“一卡通”电子化管理,业者信息都在卡上显示,如果产品抽检不合格,监管部门可锁定,禁止其交易。
为加强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寿光市投入480万元研发“寿光市食品安全信用与监控追溯平台”。寿光12处蔬菜重点镇街统一招聘24名专职检测员,各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企业及各大超市都规划建设蔬菜质量速测室,健全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016年,寿光市自行组织食品抽检26次,定性定量抽样检测4260批次,快检10万余批次,合格率达9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