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个食品监管网格,对接11100个社区,一年采集食品经营户信息上千条,办理食品违法案件上千件……这是湖北宜昌食品网格员自2011年扎根社区以来取得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伴随着食品安全监管形势及手段升级,以宜昌网格监管、西安食品犯罪侦查、济南追溯体系抽查、威海“三安联动”为代表的地方监管模式创新,为食品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这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做法也为各地监管手段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湖北宜昌
324个监管网格深入万余社区
网格化管理已成为宜昌市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据宜昌市食药监局介绍,宜昌市投资2000万元打造监管信息平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了食品药品数据“一个中心”、电子监管等“六个平台”,并将食品安全纳入网格化管理。
目前,宜昌市共划分了324个食品监管网格,对接11100个社区(村)网格及网格员,监管触角遍布辖区的每个角落,使食品安全小纠纷、小案件、小隐患、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宜昌市于2015年构建了“监管服务全域覆盖,两网两员无缝对接,主体信息底清情明,群众诉求快速处置”的网格化监管目标。通过社区食品安全网格员开展信息采集和关联比对,宜昌市对食品经营主体实现了全面、准确、及时的动态信息掌握。
2015年,宜昌市通过“网格化”等多种渠道共受理公众诉求、投诉举报、问题线索等4244件,纠纷化解率95%,转化成案件线索1994件,案源转化率47%,群众满意率达到99%。
在生产经营主体集中的区域,宜昌市还设置了食药监工作服务站,开展“两证双代”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指导网格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从申领表格、收集资料、提交审批、现场核查到发放证件实行“一代到底”。
山东济南
数据模型监管大型食品企业
结合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实际,济南市建立了管控数据分析比对模型,探索在大型食品企业中推行四项深层监管模式。
针对原料风险带入问题,济南市食药监局通过检验仪器峰值辨别检验结果真伪,防止不合格原料流入;针对大型企业海量信息,利用产品追溯体系抽查双随机,顺线追查,掌控关键信息;对于产品不检验出厂问题,通过查检验试剂消耗平衡,把好产品质量关口;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对于超标、超量问题实行了添加剂信息化管理“四核对”;针对大型食品企业风险信息难防控问题,实行信息主导监管、情报引领防控,提前介入,监管关口前移。
济南市还鼓励本地规模以上企业争创“食安山东”、“食安济南”示范企业。在济南市济阳县,已有14家食品生产企业逐一签订《食品质量安全及采用先进质量体系管理承诺书》。济南市还从山东农业大学聘请教授对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进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截至2016年,14家食品企业中已有10家通过了ISO22000、HACCP管理体系认证。
山东威海
“三安联动”提升执法效率
2015年,威海市首创“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的“三安联动”监管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三大系统成立联动协作办公室,对食品安全事件高压严打,提升联合执法效能。
威海市在2016年又将“三安联动”监管机制向基层延伸,建立了食品安全“派出所+”模式,监管力量下沉到镇一级,行政执法效率进一步加大。64个涉农镇街全部设立农安办、食品药品监管所和公安派出所,资源共享、联勤联动。威海市食安办、公安局还联合举办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培训班,食安、公安系统240余名人员参加培训。
目前,“三安联动”共开展联合执法40余次,捣毁黑窝点、黑作坊4处;破获食品犯罪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涉案金额172万元。2016年查办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450起,罚没款802.2万元,同比增长170%。
陕西西安
“行刑衔接”严打食品违法犯罪
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于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为应对食品违法犯罪的复杂形势,2015年,西安市公安局成立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长期派驻干警驻守市食药监局,直接参与食品药品案件查处,并在各区县公安分局均建立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中队。针对新队伍业务不熟的实际情况,西安市食药监局和市公安局联合,集中稽查人员和民警进行了业务培训。
在“行刑衔接”机制的推动下,2015年,西安市查处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3595起,立刑事案件29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6人。对于重大敏感违法犯罪线索,各市局间在24小时内相互通报,同时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纳入到了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建立了食品药品企业信息和“黑名单”等数据库,共享检测资源。
同时,西安市食药监局与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联合制定了《西安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和《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十项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做到案件共商,提高了案件侦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