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在位于延津县产业集聚区的豫粮集团延津小麦产业有限公司看到,前来送粮的车辆络绎不绝,4万吨标准化粮仓被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小麦都标着品种、等级,被收储得井井有条。
“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对优质小麦,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化说,今年全县5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喜获丰收,农民增收在亿元左右。
“四专”如何助农增收?实际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为优质小麦上“户口”
在粮食过磅前,前来售粮的小潭乡新丰堤村农民袁和昌,先向验收员提供了一份“田间验收合格证”和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小卡片。打开手机在二维码上轻轻一扫,售粮户主姓名、种植面积、品种名称、地块位置、技术指导负责人、隶属合作社、收购单位等一系列信息,就一目了然地出现在屏幕上。
“这是俺家小麦的‘身份证’,有了它真方便!”袁和昌说,只要复核复检一下就可以称重计价了。
延津县农林局种子管理站站长李生堂对记者说,该县在去年年底就制订了优质小麦专种规划方案,确保一村一品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统一供种、统一播种后,由农林部门和粮食部门会同统一供种企业“三方会审”,对地块、农户、面积进行统一造册,并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范围、品种等。
而在麦收前,“三方会审”再次启动,用半个月时间对全部优质强筋小麦进行严格的鉴定、认证、验收,合格的发放“合格证”,每亩优质强筋小麦都有了“户口”。
未收先售有“外援”
在以往,延津县的粮食收储龙头企业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都会为收购资金犯愁。
公司董事长周新福透露,今年该企业已收购优质小麦3万吨,向农民支付资金近8000万元,“目前资金充裕,对25万亩订单小麦敞开收购”。
“今年资金充裕,是因为‘金粒小麦’品牌过硬,实现了未收先售。”周新福说,4个多月前,克明面业就提前订购了2.5万吨“金粒小麦”;五德利面粉同样提前订购了1万吨小麦,2500万元货款根据收购进度和企业需求分批次支付。
“此外,我们还找到了强有力的‘外援’,中原粮食集团成了金粒麦业的合作伙伴。”周新福说,双方合作组建公司,共同创新产销合作方式。
延津县县长李维山介绍,该县利用中国优质小麦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平台优势,“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农企联手、企业运作”,强化与中原粮食集团、益海嘉里等企业的合作对接,打破了专储专用的资金瓶颈。
每公斤多挣五毛钱
袁和昌卖完小麦,数钱时高兴得合不拢嘴:“俺家种的是‘郑麦366’,产量和普通小麦差不多,但每公斤价格高出0.3元,8亩地能多挣1000多元!”
“按照省里出台的‘四专’政策,每公斤优质强筋小麦还可以得到0.2元的补贴款,袁和昌还能再多挣1000元。”延津县粮管中心主任朱彬说,经过粮食、农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共同审核,这项补贴款将于10月份发到农民手中。
朱彬介绍,延津县还安排600万元小麦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统一供种、订单种植和建设示范农场等给予重点扶持,农民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积极性空前提高。
来自内乡的彭良成,在延津组建了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农民联合起来搞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麦品质不一的状况。
运行3年时间,联丰农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00多户,今年社员每亩地管理成本降低30~50元,增收50公斤,彭良成骄傲地说:“未来3到5年内,合作社将形成5万至10万亩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辐射带动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