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至,又到了大排档、烧烤摊生意火爆期。为解决市民大快朵颐之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北碚区多措并举,认真落实《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加大对辖区食品摊贩的规范管理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强化备案管理 实现规范经营
5月3日,在北碚区北温泉街道经营烧烤摊的陈龙通过相关手续拿到了合法经营证件,顺利搬到了政府专门设立的经营场所。
作为第一批搬进政府规划的食品摊贩经营区的摊贩,意味着陈龙违规经营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陈龙说,自己与妻子是下岗工人,靠着烧烤摊养家糊口有5年多时间。由于占道经营违法,陈龙与妻子只能天黑后摆摊经营,遇到城管突击检查,更是东躲西藏,搞得十分狼狈。
“现在有了‘身份证’也算是‘正规军’了,养家糊口再也不用打游击、躲猫猫了。”陈龙高兴地说道。
在北碚,还有许多与陈龙一样的食品摊贩通过参加相关学习、免费体检等项目,审核通过后获得“食品摊贩备案公示卡”。这种公示卡不仅表明食品摊贩已取得合法经营资格,还能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到该摊贩的摊主姓名、经营地址、经营品种、经营时段等相关信息。
自《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5月1日实施以来,北碚区加大了对街头食品“游摊”的宣传监管力度,通过上门服务、集中宣讲、发放资料等方式向他们宣传备案管理的要求和内容。
采取对食品摊贩经营者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模式,落实食品摊贩经营主体责任,对符合条件的58家食品经营摊贩进行了统一备案。所有从业人员办理了健康证,并实行定摊点、定人员、定时段营业,建立了食品安全相关制度,较好地把住了食品安全关口。
“疏”而有方 一举多得
“路面变得更宽了,环境变得更整洁了。”家住北碚北温泉街道的李文芬说起如今的变化,感到非常满意。
回想起那段饱受油烟、异味折磨的日子,李文芬历历在目。她说,在自家主卧正对面的街上,过去是一排大排档、烧烤摊,浓浓的油烟味和刺耳的划拳喝酒声让自家窗户一到晚上就不敢开。现在根据政府的安排,这些摊贩搬到了固定摊位,加上每天有城管巡逻,让自己一家人彻底告别了油烟和噪音的煎熬。
据了解,这些流动食品摊经营者大多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为求生计而从事小本经营。以前采用常规的劝导方式,并不能将占道经营情况解决,往往是城管一走,占道经营就死灰复燃。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光靠“堵”,还得有策略地“疏”。
今年以来,北碚区规划了2个食品摊贩经营区域,让辖区内通过备案符合经营条件的食品摊贩迁入经营区内。目前,已有58户食品摊贩入驻经营,不仅有效解决了摊贩生计问题,也解决了流动食品摊贩管理难题。
多部门联动 监管成效明显
为做好中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北碚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对食品摊贩展开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入驻集中摊区的食品摊贩的从业人员健康、食品采购、食品半成品及成品贮存、设施设备的配备使用及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及时整改到位。
近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白天黑夜,在北碚区大街小巷,市民都能见到一支行动有素的巡逻队伍,通过日间监督检查和夜间巡查,对食品摊贩实施综合治理。对进入集中摊区经营的食品摊贩,由食品药品监管所进行备案管理;对占道经营的食品摊贩,则由市政部门依法取缔。
同时,针对建筑工地食堂周边、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附近等重点区域的食品流动摊贩,积极引导他们入驻摊贩经营区经营,着力解决无证(照)经营、占道经营等问题,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唐楸 刘玉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