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人潮溪 陈少华 摄
4月2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前排左二)调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本报记者 邵颖 摄
2016年6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志刚(左)参加全市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陈善怀 摄
张家界大峡谷人工增殖放流大鲵。 易善任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张家界,因生态环境好,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早最大的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罕见物种基因库”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 张家界建市29年来,数以亿计的游客来此旅游观光,仅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达61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43亿元。这方绿水青山为张家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权威机构表明,在构成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水域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也是遭到人类破坏最严重的。水质污染,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有水无鱼”“水域生态荒漠化”,不再是危言耸听。
吃不到绿色食品、喝不到洁净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小康,决不是人们想要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张家界。特别是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以鱼养水、以鱼活水、水鱼净水”的生态环境保护之路。
从2002年开始,张家界市就开始进行水生生物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市域内澧水的干流、支流等重点天然水域内全面铺开。15年来,全市累计放流各类常规鱼苗鱼种上亿尾,其中大鲵苗种2.8万尾。“放鱼养水”活动的年年开展,保护了渔业资源,促进了渔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的意识。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加上多部门联合的“打非治违”渔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天然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修复,以青、草、鲢、鳙、鲤、鲫等为主的经济鱼类逐年恢复,野生大鲵资源储量估算可达到3万尾以上,各类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志刚一直秉承这样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理念。他们深入景区、乡村、企业调研,积极参与水生生物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多年先进的经验得出科学结论:只有依托张家界生态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农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才能早日实现全市人民的“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
令人倍感鼓舞的是, 4月24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驻湘,在三湘大地掀起了“生态环境保护整治浪潮”,一个月来,我市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更重要的是,中央环保督察活动的开展,坚定了各级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提高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今年6月6日,是第三个全国“放鱼日”。值此之际,我市特组织开展以“放鱼澧水源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水生生物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并向全市各界朋友倡议:关爱水生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共建文明家园,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生态长城。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
关爱水生生物 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文明家园倡议书
社会各界朋友们:
张家界,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母亲河澧水从这里发源并蜿蜒穿境而过,绵延数百公里,生生不息。澧水两岸,养成了冠绝全球的“张家界地貌”,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古庸文明,生长着大鲵、黄桑鱼、猕猴、麝、龙虾花、珙桐等数百种珍稀水生和陆生动植物资源。张家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也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有权威机构表明,在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水域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也是遭到人类破坏最严重的。水源污染,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有水无鱼”“水域生态荒漠化”,已不再是危言耸听。“鱼儿水中游,孩童水中戏”逐渐成为人们对儿时美好生活的回忆。
张家界,因旅游立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个新兴旅游城市的“生命线”。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承“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环境整治“6+1”行动计划,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与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全面开展大鲵和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有效恢复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
成绩虽可喜,然张家界的生态环境保护,仍任重而道远。
为让我们世代生活的家园天更蓝、山更青、地更绿、水更清、城更靓、空气更新鲜,我们郑重倡议:
一、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在开发涉水建设项目时,科学进行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并及时开展生态补偿措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坚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大鲵等水生生物资源。
二、积极参与大鲵和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严格遵守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自觉做到禁渔期不捕、不购、不食澧水野生鱼,自觉做到不捕野生大鲵,不购、不食无标识的商品大鲵。
三、坚决抵制“电、毒、炸”等非法捕捞渔业资源行为。不制造、销售各类禁用渔具和农药,坚决与“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作斗争。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共筑“旅游胜地梦”和“全面小康梦”。
张家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2017年5月24日
科普:放鱼养水知识
什么是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指采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等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
为什么要实施增殖放流?
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各类工程建设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部分水域呈现生态荒漠化趋势。增殖放流可有效增加天然水生生物资源量、提高水域生产力、改善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是国内外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方面普遍采用的做法。
增殖放流有哪些作用和效果?
● 增加生物资源数量,修复渔业种群结构。
●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 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 促进渔业增效,实现渔民增收。
● 弘扬鱼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哪些水域适宜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适宜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开展。农业部规划的适宜增殖放流的重点水域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重要江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重要湖泊,三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密云水库等重要水库和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近岸海域。
特别提示: 池塘、重度污染水域都不适宜开展增殖放流。
哪些物种适宜增殖放流?
农业部规划放流物种主要是具有公有性特征、以洄游性鱼类为重点的游泳动物。包括主要经济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地方特有物种。
主要经济物种:
淡水物种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中华绒螯蟹、细鳞斜颔鲴、黄颡鱼等;
海水物种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乌贼、鲷类、大黄鱼、鲆鲽类等。
珍稀濒危物种:
中华鲟、施氏鲟、达氏鳇、胭脂鱼、细鳞鱼、松江鲈、青海湖裸鲤、大鲵、海龟、中国鲎等。
地方特有物种:
瓦氏雅罗鱼、黑斑狗鱼、叉尾鲇、丝尾蠖、丁觞、河鲈、齐口裂腹鱼、云南裂腹鱼、异齿裂腹鱼、黑斑原、扁咽齿鱼、黄河裸裂尻鱼、花斑裸鲤等。
哪些物种不适宜增殖放流?
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外来种、改良种(选育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常见外来物种:
红耳彩龟(俗称红耳龟、巴西龟)、牛蛙(又名美国牛蛙)、革胡子鲶(俗称埃及塘虱)、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短盖巨脂鲤(俗称淡水白鲳)、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大瓶螺(又名福寿螺、苹果螺)、清道夫(又名吸盘鱼、琵琶鱼)等。
常见改良种:
建鲤、福瑞鲤、异育银鲫、全雄黄颡鱼、湘云鲫、“浦江1号”团头鲂、金鱼、锦鲤等。
对放流生物质量有什么要求?
用于增殖放流的人工繁殖的水生生物,应当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依法经检验检疫合格,确保健康无病害、无禁用药物残留。
对放流方式有什么要求?
放流活动要采取科学文明的方式,要贴近水面放流,有条件的应采用滑道等设施,减缓苗种受水体冲击,减少机械性损伤,杜绝抛洒或“高空”倾倒的放流方式,确保放流效果。
什么部门负责增殖放流?
农业部主管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社会各界如何参与增殖放流?
国家鼓励单位、个人及社会各界参与增殖放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通过适当方式给予宣传和鼓励。
特别提示:自行开展规模性增殖放流活动的,应当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
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参与增殖放流:
●认购放流茁种
●捐助资金
●参加志愿者活动
●自行放流
放流苗种如何保护?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增殖放流水域采取划定禁渔区、确定禁渔期等保护措施,加强增殖资源保护,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社会各界也要关爱水生生物,不在放流水域非法捕捞。
增殖放流利国利民,欢迎大家积极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