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
据实验室负责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德寿介绍,长久以来,人工养殖罗非鱼存在两个技术问题:雄鱼比雌鱼生长快50%,养殖户都希望养雄鱼;雌鱼性成熟后,14天左右产一次卵,一口塘只要有一条母鱼,经自然繁殖就会造成塘中鱼大小混杂,影响同批次鱼的商品性,还浪费养殖资源。
科研人员采用RAPD、AFLP和PCR随机扩增性别决定区间三种方法,筛选到5个X或Y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确定LG23所对应的染色体就是其性染色体,并发现Marker-5与性别决定基因的距离最近。之后,王德寿团队采用筛选获得的分子标记(Marker-5),结合构建的尼罗罗非鱼微阵列Fosmid基因组文库,首次图位克隆了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基因amhy,amhy仅在XY(雄鱼)性腺表达。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XY个体中的amhy,性腺会发育为卵巢;在XY个体敲除amhrII,也会发生完全性逆转。
据介绍,科研人员先对雄鱼(XY)进行雌激素诱导,使其雌性化,产出鱼卵,再用普通雄鱼使其受精,选育出“超雄鱼”(YY),后用超雄鱼对雌鱼(XX)受精,就得到全雄鱼(XY),这意味着罗非鱼性别将可人工控制。目前,这一成果已被应用到广东一渔场,由于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罗非鱼生物特性改变不大,真正上市销售的已是第三代鱼,食品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