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消化道酸性,副作用变大。消化道的酸碱度不同,药物的解离度也不同,吸收程度各异。酸味水果等酸性食物通过时,会改变胃肠道pH值(酸碱度),影响药物的吸收。磺胺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会变大,但在酸性环境中,它容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易对黏膜造成损害,引起出血。酸味水果会加剧这些药对胃黏膜的刺激,甚至诱发胃黏膜出血。酸性环境会减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等)的抗菌活性,影响疗效;还会减慢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排泄,增大该类药的副作用,如对耳、肾的毒性。
破坏药物,影响起效。碳酸氢钠、氧化镁、复方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的起效机制为酸碱中和。吃了较酸的水果,容易破坏碱性药物,影响药效。消化酶类在碱性环境下(肠道)能够发挥良好作用,而在酸性环境下(胃液)则容易被破坏。这类药外面往往包上了一种物质(肠溶衣),使药物在胃液中不溶解,而在肠液中能够溶解、吸收,但一般不建议在服用这类药期间吃过酸的水果。
没熟透,抑制吸收。有些水果较酸是因为没有熟透。这类水果含较多的鞣酸,会抑制胃肠蠕动;鞣酸和药中的钙、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沉淀;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等也可能与鞣酸结合,影响抗菌活性。
因此,在服以上药物时,应减少酸味水果的摄入,最好在服药1~2小时内别吃。应以白开水送药,一般不建议用果汁。此外,服用对胃肠道刺激较大的药物时,可遵医嘱服保护胃黏膜的药。在没有糖尿病等特殊疾病的前提下,可选择较甜的成熟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