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火锅店正在上演“回村的诱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4  来源:央视网
核心提示:他们把火锅店开进村子里越接地气越火这两年,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 火锅进村 的火爆现象。它们大多开在乡村周边,以极简破旧风进行设计装修,或者说是直接保留乡村元素......

他们把火锅店开进村子里越接地气越火

这两年,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火锅进村”的火爆现象。

它们大多开在乡村周边,以极简破旧风进行设计装修,或者说是直接保留乡村元素,营造出一种“原汁原味”的真实感。

前不久,火锅餐见一行前往云南昆明考察市场,就打卡了两家开在村子里的火锅店——

一是尚呈·石锅菌柴火鸡,是本地人吃菌子的不二选择,每年都需要提前预订,至今只有这一家店;二是读书铺酸笋鸡,火了20多年,创始人曾治凯后来接手后去昆明开分店,老店还是保留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两个开在村里的现象级火锅店案例。

案例1:被同行踏破门槛!乡镇串串也能成为现象级

“这家店开在四川德阳的一个小镇上,我是开了两个小时车从成都过来学习的”,有餐创联会员说。

前不久,一家开在什邡市洛水镇的串串店,引发了餐创联会员群的讨论,甚至有人称它为“乡镇串串”,原来这家店早就声名鹊起,不止是吸引周边城市的居民开车去吃,还吸引了很多同行前去学习。

这家店叫华阳串根香,顾客对产品的评价,“牛肉很新鲜,没有放高科技码料“、“不像普通店串很少,无论荤菜还是素菜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旁边有几个阿姨一直在串签补货,高峰期了还得靠抢”。

再来看对价格的评价,“这是目前我看到的串串里性价比最高的”,“稀饭、炒饭、银耳粥之类的,都是不限量自助”,“听说人均40就能吃饱,我们3个人才吃了100来块,这个价格一下就提升了好几个满意度”......

有业内人士道出真相:生意好,接客多,菜品没有存货,自然能保证新鲜度,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开在镇上,房租又低,说不定还是自持物业,用工成本也低,团购优惠券都是浮云。

案例2:开在城中村,高峰排队1000桌,不做加盟

开在汕头新溪镇的“创新土鸡火锅”店,不加盟,不开分店,开在居民楼底商,门头看似平平无奇,但到饭点,排队等位是常态。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很多外地游客更是慕名而来。

开在城中村、没有任何装修环境、顾客吃完线上买不了单,只能去柜台买、不在线上平台卖套餐、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预订等,以上都是对这家火锅店的标签,仿佛看到了10年前餐饮品牌的身影,虽然开在城中村,但顾客来吃的时候发现味道很好,整体综合体验也很好。

前提是,产品要非常过硬,让顾客产生“反差感”——这么简陋的环境,塑料凳、木桌子、红帐篷,人竟然这么多,差点就坐到了大街上去。

这家的鸡都是现杀现拆现卖的,每日鲜活到店的鸡,通过师傅娴熟精湛刀工,被整齐分拆成多盘鸡肉,鸡肉涮着吃,鸡骨用来熬汤,鸡爪鸡翅拿去红焖。很多顾客也在评论区对鸡肉的新鲜度、摆盘方式、口感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样的组合,有种奇妙的反差感,从传播上讲,有噱头、有文章可写;从消费心理上讲,反差产生的好奇心,会让顾客一探究竟。

乡村创业潮下,“回村的诱惑”正在上演

城市太燥,乡村是宝。

从创业者角度看,近几年乡村振兴,去村里租个院子的“乡村创客”潮正在席卷各地。调研发现,多数青年返乡赴乡的动因或与其心中对城市生活的“祛魅”“内卷”有所关联。相对于城市的高成本、高门槛、强压力,乡村的优势愈发突出。

如果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背后是火锅主流消费人群的一次生活方式的变革,近年来,见惯城市钢筋水泥、过惯朝九晚五生活,向往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的城里人开始反向到乡村旅游,而当城里人进村后,他们自然也将喜欢的饮食消费习惯带到了村里。

因此,不少在大城市积攒了经验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

案例1:00后村里开火锅店,半个月营业额7万元

“吃好喝好,长生不老”、“又不赚走秀那份钱,干嘛吃超模那份苦”……小圆木桌子搭配竹椅,熊熊燃起的篝火,乡村田园装修风,再加上有趣的文案,让“回村涮肉”火锅店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吴梦雨,一名00后大四学生,是这家火锅店的经营者,火锅店的选址,就在毛畈村主干道边,是一农户闲置的房屋,再加一处院落。面积不大,一共摆放了大小13张桌子,能同时容纳80人。

他们给店取名“回村涮肉”,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和定位都是乡村火锅,还希望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他们来到这里,就能找到“回家的感觉”,也能在这里释放压力,回归乡村休闲生活。

火锅店试营业半个月,每天接单10来桌,营业额已经达到7万元。

案例2:夫妻俩把火锅店开到了村子,一年盈利50万

“家人们刚租了个院子,打算改造一下,但不知道做什么”、“试试火锅小院”、“可以开罐罐茶”……

一条抖音视频的发布瞬间引起网友关注,评论区或是给博主出谋划策,或是分享类似经历,大家积极出谋划策,这就是喔野火锅小院的开始。

经营这家火锅店的是马忠福夫妇,打造出民和县首家小院火锅。

说做就做,马忠福夫妇立马注册了抖音账号。没想到的是,第一条视频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发布后播放量达4万人次。之后,他们开始每天更新小院改造相关视频,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

如今,在不懈努力下,喔野火锅小院每周客流量在100桌左右,一年盈利50多万元。

除了火锅,“村咖”因为创业成本相对较低,试错空间大,也成为不少年轻人乡村创业的首选。

在南京一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村子,开出了17家乡村咖啡馆;人口不到60万的小县城安吉,乡村咖啡馆数量达到三百多家,人均咖啡馆数量超过不少二线城市!

“土味、反差感、新鲜”,做好这几个关键词

最后,我们再聊聊经营。

越是简单的越吸引人,土味美正在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土味之所以流行,并不是因为它的土,而是因为它反映着大众的某种需求,在逼仄的现代生活里寻找乐趣,以此放松自己。

“土”更容易和年轻人产生链接,成为一种直达年轻人心坎里的互动。

比如北京房山有一家咖啡馆,不仅店开在荒无人烟的郊外,需要经过几小时又窄又陡的盘山小路才能抵达,装修也极具“古朴”特色,从破旧土坯墙到大瓦房、从泥巴小院到野生草坪,每一处看起来都很原生态。

吃惯了预制菜的城里人,回到乡村只想尝一口刚摘的新鲜蔬菜、现做的手工大饼。

比如回村涮肉火锅店,食材大部分来自毛畈本地,和一些农户合作,村民自己种的新鲜蔬菜、羊肚菌,山上挖的竹笋,养殖的黑山羊和黄牛,都可以拿来烫火锅。

还有很多开在菜地的火锅店,直接蔬菜现薅,顾客甚至还可以动手体验下地摘菜的感觉。

实惠的价格和新鲜的菜品是反差,土味的环境和出片的小场景也是反差......这种反差感会让顾客觉得这家性价比特别高,就产生了复购。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