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杀猪腌肉。进入大雪节气后,云南昌宁农家陆续开始杀年猪腌腊肉,乡村处处飘荡着年猪肉的香气,乡愁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
大雪节气后的第一个周末,耈街彝族苗族乡挖沙村的大路两旁,不时能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杀年猪的场景。耈街乡政府工作人员杨丽萍笑着说:“这段时间下乡几乎天天都能吃到年猪肉,在年猪饭和老乡的热情里,品味最纯朴的乡愁。”
挖沙村浪地村民小组村民刘浩家院子一角已摆了许多肉,大门口还有一群人在忙着杀猪、烫猪、去毛、割肉,七手八脚地将一块块新鲜的肉放到“肉摊”里。刘浩一边腌制火腿一边开心地说:“我家今年杀三头猪,除了吃个新鲜外,还要腌一些腊肉,自己吃一些,给在外的兄弟姐妹和亲戚一些,大家一起吃个喜欢。”
七手八脚杀年猪 (央广网发 吴再忠 摄)
“做红肉用这块,做酥肉用这块……”女主人正在选做年猪饭用的肉,精挑细选将要做各种菜的肉选好,交给前来帮忙的村邻切、剁备菜。帮忙的人一边忙着,一边开心地说着家长里短开心事,开心的笑声传出小院向四飘向四面八方。
一位村民一边切肉一边说:“每年这个季节,我们就一家家地帮忙做这些事。平时各家忙各家的,大家难得在一起,只有杀年猪的时候一家家地去帮忙,才有机会交流,我们都非常开心。”
年猪收拾干净,院子里便架起火盆生起炭火,开始杀猪饭的第一道菜——火烧肉。挖沙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法正、村民小组长刘金波一边烧肉,一边和大家聊着村里的发展,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年猪饭的变化。
刘法正说:“我们村的发展,从请人吃年猪饭的话里就能看出来。过去请人说去我家吃箸腌菜,现在说去我家吃块烧肉。因为过去猪小肉食少,菜品相对简单,最典型的一个菜就是花腌菜拌生肉,烧肉基本没有人吃。现在不同的是大家的生活已经很富足,肉也不再是奢侈品,无论哪家杀猪都会选出最好的肉让大家先烧着吃。”
柴火熊熊燃烧,锅里热气腾腾,几个善于做厨的主妇在忙碌,煎、炸、煮、拌的声音,奏出冬日最美的交响曲,小酥肉、红肉、煮排骨、小炒肉、泡豆腐……一道道主菜配菜从厨房“流”上餐桌,客人围坐桌边享受美食。看着大家吃得很享受,刘浩夫妻脸上满是开心。刘浩说:“杀年猪吃年猪饭图的就是开心。只有大家喜欢吃,才说明我们主人家不小气,才能越吃越有。”
色香味俱全的年猪饭(央广网发 吴再忠 摄)
“我每年杀年猪都要回来,年猪饭的味道就是乡愁的味道。” 远在德宏州芒市工作生活的刘浩弟弟说,今年除了家人还带了20多个亲戚朋友回家吃年猪饭,让大家一起尝尝自己心中的乡愁味道。一位第一次吃昌宁年猪饭的德宏朋友说:“我们德宏那边也吃年猪饭,但吃法跟这边有很大的不同。这边的这些菜都很有特色,火烧肉更是特别香。”
“我们这里的年猪饭,家家用的菜基本都一样,却是一家一种特色一种味道。”刘浩介绍,在他们村乃至整个耈街乡,年猪饭必有的菜主要有红肉、酥肉、菜花腌菜拌肉和泡豆腐,其他的各有不同,相同的菜品也因为做法和用料不同而味道不一样。
“我们提倡大家杀年猪、吃年猪饭,不仅要吃出乡愁、开心、和谐,更要吃出节俭、文明、安全。”耈街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孙继敏说,进入年猪季,乡村把文明新风培育、普法宣传、政策宣传融入到年猪饭里,引导村民注意节俭、注意食品卫生、注意防火安全和交通安全,不负好“食”光。
“家家年猪饭、家家各不同。”如刘浩所说,眼下的昌宁已进入一年一度的年猪季,直到“小寒大寒,杀猪正忙”,村村寨寨几乎天天都有年猪肉飘香,吸引着村邻因香相聚、游子闻香回家、游客循香而至,共品乡愁于一顿年猪饭。
本文转载自央广网,见习记者:魏文青;记者:赵贝贝;通讯员:吴再忠 熊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