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增长,就有希望。
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连续亏损后,“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励精图治,终于在今年8月29日晚间,交出了一份利润同比增长23.48%的半年报。
增长的背后,是公司的战略聚焦、产品和人员的调整。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减盐战略”,聚焦中高端,为用户持续提供健康、高品质的调味品,实现规模和业绩的不断改善。
变革总有阵痛,阵痛必换来新生。
利润增长23.48%
8 月29日晚间,加加食品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54亿元、归母净利润389.4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44%和23.48%。虽然,净利润增长的绝对数不高,但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司业绩改善的大趋势。
公司营业收入的减少,主要是低毛利率的粮油业务收入下降所致,从上年的3.11亿元降至本期的1.62亿元。不过,该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仅有3.50%,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不大。
处于公司绝对核心的调味品业务,企稳回升。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3.43%,毛利率24.59%。其中,酱油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1.27个百分点至28.32%。
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公司为何能实现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公司聚焦中高端,加大高毛利的0添加、减盐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
以线上销售为例,过去两年,直播电商快速崛起,加加食品为增加品牌曝光度、吸引流量,快速占领这一新兴渠道,通过销售低端产品,拉动了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收入不能转化为利润。2022年上半年,线上直销毛利率低至-19.92%。
今年,为配合整体战略,公司主动谋变,在继续做好线上流量运营的同时,主推200天酿造特级生抽等“零添加”系列、减盐零添加生抽等“减盐零添加”系列中高端产品。短期内,线上直销收入虽略有下滑,但毛利率一举提升至38.79%。
战略聚焦
加加食品所处的调味品行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为生活必需品。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决定了调味品品类丰富、种类繁多、需求量大,这是行业整体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居民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对调味品的品种、品质及精细要求不断加深。这就需要行业从业者,不断通过研发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去年以来,突然兴起的0添加消费风潮,就是市场倒逼行业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
早在多年前,加加食品就敏锐看到了调味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出了类0添加的产品原酿造。正是过去在产品和技术上的积累,在0添加风起之时,公司得以快速入局,目前已形成由特级生抽、特级金标生抽、米醋、料酒、番茄沙司等组成的0添加产品矩阵。
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减少钠摄入量报告》,该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每人每天钠摄入量高达4310毫克(相当于10.8克盐),远超生理需求,也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00毫克(相当于5克盐)。我国成年人日均盐摄入量更是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达到了约11克/天。高盐饮食的摄入,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加加食品将“减盐”提高到了公司的战略高度,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完成了减盐50%酱油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酱油产品减盐50%但不减味的目标。
加加食品创始人、实控人杨振表示,公司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实施1+1品牌战略,“加加”专注于调味品,“盘中餐”专注于植物油;坚持“12345”产品战略,以“零添加”战略单品为主要发力点,继续推进“减盐生抽”“原酿造”“面条鲜”等大单品运作,加大味极鲜、金标生抽、草菇老抽等酱油品类的市场推广,同时,加快食醋、蚝油、料酒、鸡精等行业集中度低、成长性大的产品的市场开拓,推进复合调味料、凉拌汁、酱料、汤料、高鲜鸡精五大类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布局。
定下小目标
加加食品创始人、实控人杨振的办公室里,有一面满墙的书柜,里面放的不是书,而是加加的所有产品以及主要同行的产品。一有闲暇,他就会拿起它们仔细端详寻找灵感。
早年间,正是因为他对产品和品牌的专注,才有了加加曾经的辉煌,并于2012年,以“酱油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深交所主板。
过去两年,受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加加食品略显沉寂,杨振将自己置身于产品中,希望找回当初创业时的感觉。
其实,在枯燥的财务报表之外,公司已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措施。
战略方向确立之后,需要得力的团队来执行。
去年,杨振的儿子、80后的杨子江成受聘为销售公司总经理,在他的主导下,对销售队伍进行了大幅调整,一大批60后、70后退居二线,80后、90后被推上重要岗位。与此同时,还从业内外引入成熟的人才,充实公司销售队伍。在短视频平台上,杨子江也化身“打酱油的杨总”,变成了一个办公室搞笑博主、段子手,为品牌引流。
杨子江的对于人员调整的做法,获得了杨振的大力支持。在他看来,如今的市场、渠道都已发生了重大变革,老一辈已无法适应新变化,年轻人更有冲击和干劲,更了解年轻用户的需求和新的市场打法,团队年轻化势在必行。
杨振很清楚,提振公司业绩没有灵丹妙药,只有坚持战略、组好团队、做好产品,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公司也不好高骛远,接下来的3个月,继续努力打基础,希望全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小目标。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