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袋即食的甜虾、稍稍加热就能食用的烤星鳗、与酱料包搭配出售的切块鱿鱼……在2月24日举办的2023中国(日照)海洋食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上,1000余种涵盖海洋食品预制菜领域,“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多类型的产品被摆上展台。
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家参展商在大会上集体亮相。本次大会是多地竞速预制菜背景下,海洋食品预制菜行业内首个全国性大会,这也意味着在当下各地“争食”预制菜的背景下,日照下出“先手棋”。
行业首个全国性大会
150余家展商集体亮相
2月24日上午10点,海洋食品预制菜博览会刚正式开展,展厅内就挤满了各类的观展者。其中有当地市民,有业内同行,还有餐饮采购商。参展企业则将自己的主打产品摆放到了显眼位置并提供了试吃。一时间,展馆内各式海鲜菜肴飘香。
展会现场,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荣信水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双威海洋等,日照当地规模较大的海洋食品预制菜企业集体亮相,他们有着种类众多的各式产品,涵盖预制菜“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多类型。美佳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称,本次展会上带来的产品都是公司预制菜产品体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以求通过展会跟下游客户建立起联系,拓展自己的销售范围。
除了日照本地预制菜企业,本次大会还吸引了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品预制菜企业参加。
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是来自广东珠海的一家企业,公司采取“新型基地+专业养殖户+品牌连锁”的产业链管理模式,主营各类脆鱼片。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目前正在开拓北方市场,主要面向餐饮B端(企业用户商家)。仅博览会首日上午,他们就接触了八九十个客户,未来将作进一步洽谈。
主营鲢鱼和鳙鱼产品的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亮相博览会,同样带来的是主要面向餐饮B端的产品,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水产品来说,餐厅养鱼与杀鱼会产生大量人工成本,我们企业的产品通过技术上的提升,最大限度降低产品与活鱼之间的口感差距,从而降低餐厅水产环节中的成本”。
记者注意到,现场观展人群中,除了附近来体验新兴事物的居民,餐饮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他们多是来现场尝试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的。日照嘉豪书香里养老社区郭经理对记者称,“我们单位食堂主要提供园区内部人员用餐,此前都是人工配菜,现在预制菜可以省去不少加工环节,提升食堂运行效率。”
品牌化助力日照预制菜
弯道超车
我国预制菜始于上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餐饮巨头进入中国大陆,一些工厂开始为其配送半成品菜,成为最早的预制菜雏形。直到2020年左右,预制菜才开始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艾媒咨询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将延续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26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日前印发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产业发展再添利好政策。
在预制菜行业的构成中,海洋食品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水产预制菜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中国水产预制菜行业规模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16.8%,预计未来中国水产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同时,基于海鲜难储存等自身特点,海洋食品成为预制菜行业内门槛较高的一类。
目前,在国内海洋食品预制菜版图之上,广东湛江、浙江普陀、辽宁大连等多地正在凭借自身特色产业基础与政策拉动,竞速“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在这场抢占先机的竞争中,日照率先亮出了自己在产业基础上的“家底”。
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日照渔业资源丰富,贻贝产量全国第一,中国对虾、两城虾皮、霸王鞭刺参、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
基于资源禀赋,日照海洋产品加工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口碑积累和经验优势明显。在美佳集团、荣信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日照市海洋食品产业吸纳从业人员2万多人,形成了养殖、捕捞、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标识、销售出口一、二、三产业融合,养殖捕捞——初加工——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为日照市发展海洋食品预制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据统计,日照市从事海洋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200多家,水产品总产量超过50万吨,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制菜企业数量已达百余家,其中水产品预制菜相关企业约占40%。
“水产品是日照预制菜的主力和特色,品牌化是助力日照预制菜弯道超车的战略手段。”农本咨询创始人贾枭指出,对相关地区而言,率先打造“海洋预制菜之都”,抢占制高点,对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其在中国预制菜版图中的地位意义重大。
多家本地龙头企业领跑
“打法”有何启示
在日照海洋食品预制菜发展过程中,此前主要经营海产品加工出口的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荣信水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凭借多年在行业内的积累,成为当下新风口中的领跑者。
美佳集团旗下日照佳天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光爵告诉记者,美佳集团此前一直专注于出口业务,2016年以来,海水产品出口连续6年第一。从2021年春天,美佳集团启动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市场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海洋食品预制菜成为重要的“抓手”。目前,从海洋到陆地、从鱼鲜到果蔬,美佳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蟹柳系列产品为头雁,拥有600多个单品的预制菜雁阵产品体系。
与美佳集团类似,荣信集团此前也是一家专注于出口的企业,每年出口量能够达到3万吨,从2019年开始,公司逐渐面向国内市场发力预制菜产业。山东荣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孙伟介绍称,“目前出口市场基本稳定,想要实现大规模增长难度较大,而参考国外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国内的预制菜产业尚处起步阶段,所以公司将国内预制菜作为新的机遇。”
正如孙伟所言,国内海洋食品预制菜成为当地不少原本主营加工出口企业实现“双循环”的重要途径。
纵观上述三家日照企业,均是做海产品加工出口出身,它们此前的精力主要集中于保证产品质量、维护现有国外客户群体,对于国内市场开拓经验相对缺乏,尤其是想在当下各类品牌厮杀中脱颖而出难度不小。无法在国内市场打出品牌知名度,几乎成了所有出口转内贸企业的通病。
对此,作为规模较大的美佳集团,其选择是充分参与产品品类竞争。孙光爵坦言,“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成功,但是我们得有,这也随之带来了成本的增长,想要降低成本就看企业在各环节的控制水平了。”
荣信集团与佳食食品的选择更加现实,选择聚焦几个大单品,目的是使企业能够率先切入赛道,拿下市场份额。
破局C端市场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为新兴事物,预制菜在B端,尤其是餐饮渠道被广泛推广开来的同时,在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的C端,仍旧要有很长的市场教育的路要走。
由于海洋食品预制菜销售半径受运输半径影响,跨区域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低,烹饪方法掌握程度差。同时,不同地域对海洋食品的口味偏好也不同,这就更增添了C端市场教育的“壁垒”。要想扩大市场,企业必须要通过产品升级和对标的渠道开发,使产品最大限度接近用户和消费者,并且促进品牌发展,才能被市场广泛认知。
基于自身体量,美佳集团选择在各地建设城市分销中心承担市场开拓任务。孙光爵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等10个城市建立分销中心,3月份还要再布局3个,预计2023年城市分销中心数量将达到20个,全面布局国内市场。”
对于荣信等企业来说,企业直接下场做市场意味着高额投入,社区团购、电商直播成为其触及C端消费者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餐厅也正在成为预制菜C端推广的“桥头堡”。
本次中国(日照)海洋食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除了参展的150余家企业,还吸引了海鲜委的50余家采购商、40余家社区联盟、海产品行业的自媒体大V30余人到场参与,他们也成为C端市场教育的中流砥柱。据统计,本次展会累计入场5.7万余人次,现场海洋食品上下游企业累计达成合作协议63项。
本文转载自齐鲁晚报,记者:黄寿赓 安臻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