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清晨,杏花岭街一家丸子汤店,市民王女士提着自备的保温餐桶,带走了两份丸子汤,两张烙饼。这里的店员介绍,目前堂食的人仍不像之前那么多,更多的人选择带走,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备餐桶和饭盆等。
买上回家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各餐饮单位陆续恢复了正常经营。为避免新冠感染,一些市民既想吃饭店,一饱口福,又想降低感染风险,确保健康,于是选择了点餐带走的消费方式。
家住侯家巷的张先生一家,每日早餐基本是出去吃,少有开灶时。之前,张先生一家会各自到附近的早操点用餐。近来,他们一家的早餐还是外出买,但一般不在店里用餐,而是带回家。“早上时间紧,早餐来不及做,外面吃又怕感染,折中选择带回家。”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在上官巷、上马街和杏花岭街的几家餐饮店走访发现,近来堂食的人数依然不太多,而选择外卖、打包的顾客则在增加。一家餐饮店老板认为,经过此次疫情,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或者已经发生改变。
自备保温桶
在外卖过程中,使用哪种餐具成了问题。上马街一家饭店,市民小郭点了几个菜带走,结账一算,光餐盒就要10元钱。“哦,一份凉菜没了!”他自言自语。
侯家巷的张先生介绍,他家3口人,一人一碗蒸碗老豆腐,4元一碗,是12元,外加3个餐盒,又是3元。“1天3元感觉不到啥,咱可是天天在外面买早餐,叠加起来,一个月也有几十块,这可是能省下的开销。”张先生还表示,一个个一次性餐盒,使用完扔了觉得可惜,留着又无它用,实在是种浪费。于是,张先生花几十元钱买了一个不锈钢保温桶,每天提着保温桶买早餐,保温、干净、节约。上马街的李女士也表示,一次性餐盒等虽然方便,但不见得卫生,更重要的是不环保。她很少使用这种一次性餐盒,无论是买菜还是买餐食,都是自备袋子和餐具,也是为环境卫生贡献个人的一点力量。
记者发现,像张先生、李女士这样的市民,正在逐渐增多。方便、卫生、经济、环保,市民正在找到餐饮消费新形势的契合点。
短评
举手之劳
自带餐盒买餐好处多多,可谓是一举多得。既保障了疫情防控下的餐饮安全,又给环保节约型社会贡献了“举手之劳的力量”,还减少了家庭开支,何乐而不为?我们不妨让“自带餐盒买餐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本文转载自太原晚报,记者: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