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圣诞节,不少北京餐饮门店前坐满了排队就餐的人。一些餐饮人士由衷感叹,“已经好久没这种感觉了,上次需要等位可能还是十一的时候。”无论对“阳康”的人们,还是对餐饮企业而言,未来或许仍旧有不确定性,不过好在最难的时刻终于还是过去了。
虽然还在经历新冠带来的阵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阳康”,人们的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
圣诞节和即将到来的元旦,对于线下商家来说向来是摩拳擦掌的重要促销节点。今年的圣诞恰逢周末,再加上前两波“阳”了的人已逐渐康复,一些餐饮门店逐渐热闹起来。
北京知名餐厅胡大饭店总经理郭冬告诉市界,12月24日晚上6点他们门店已经开始排队等位。全家老小一起出来吃饭的情况比之前明显变多了,食客们的表现也更“轻松”。
对于不少餐饮人来说,春节前的这一个月,充满希望。
1 迫不及待出门“觅食”
12月23日晚上11点半,张乐躺在床上毫无睡意,他打开手机里的点评和外卖软件,看着上面的菜单几乎都要流口水了。“毛血旺、辣子鸡、酸辣粉再加一个小青菜.....”他心里默默盘算着第二天中午出去吃饭要点的菜。
张乐在北京工作,12月17日他开始出现嗓子疼、发烧等症状,随后就开始了一周的居家办公生活。居家的前半周,他和女朋友还有力气轮流做饭,因为两个人都“阳”了,所以做的都是一些清淡、简单的家常菜,比如芹菜炒肉、清炖老母鸡等。
居家办公的后半周,张乐和女朋友的症状从“激烈”的发烧,变成了“温和”但更漫长的感冒、全身乏力,食欲也开始减退。由于两个人实在都没精神做饭,他和女朋友只能叫了两次外卖,吃了几次速冻水饺。“当时也只想填饱肚子就行。”张乐回忆道。
12月23日周五那天,张乐和女朋友抗原检测都已经转阴,他们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周六出去吃顿饭。“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已经有抗体了,短时间内不太害怕病毒;另一方面也实在是因为老吃家里的饭太无聊了,想出去吃点重口味的。”张乐表示。
最终,张乐和女朋友排队一小时吃到了一家比较火的川菜馆。当红红辣辣的毛血旺端上桌的时候,他们甚至有种被“治愈”的感觉。一顿午饭吃完,张乐不仅感受到了美食带来的满足感,还觉得自己的嗅觉也在麻辣的刺激下有所恢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吃完午饭从商场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张乐和女朋友坐在车上,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那种感觉很舒服,而且觉得自己马上就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了,生活又充满了希望。”张乐感慨道。
和张乐一样选择在圣诞节这个周末出门觅食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已经“阳康”的人。李梦是12月月初北京第一波“感染潮”来袭时中招的,抗原转阴之后,她已连续两个周末外出就餐。她的想法是趁着正在“阳”的人不能出来,赶紧把之前排长队才能吃到的饭馆好好吃一吃。
上周末,李梦一个人去吃了之前排队至少两小时起步的一家老牌餐厅。12月24日周六,她又和男朋友一起去吃了北京牛街一家很有名的门钉肉饼。“上次我来的时候,才11点就没号了,这次中午12点多去,到那就吃上了。”
除了吃饭本身,餐馆里发生的事、在大街上走走也能让李梦觉得很放松、很开心。她观察餐馆里的食客,觉得阳过的和没阳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已经阳过的人就很自然的吃饭,还有一桌人在喝酒,大声说话。没阳过的戴着N95,到处喷酒精消毒,还有个老太太塞进去一口吃的,就赶紧拿口罩捂住嘴巴嚼起来。”
这周六,“阳康”的吴桐也按捺不住渴望出门吃饭的心。原因同样是觉得自己暂时“安全”,而且连续两三周吃自己做的饭和外卖,实在太腻了。
为了错开用餐高峰期,吴桐特意和闺蜜选择下午三点出门吃饭。关于“阳康后的第一顿饭”,她最明显的感觉是自己变得太能吃了。平时吃烤肉,她们两个人基本就是三盘肉的饭量,这次愣是吃了五盘。“好像感觉不到撑,也不饿,就是一直想吃,我都怀疑自己的后遗症是干饭。”吴桐这样告诉市界。
2 餐饮正复苏
12月初开始,北京相继迎来数次“感染高峰期”,随着前期感染人员逐渐康复,复工复产、回归正常生活成了12月19日以来的“主旋律”。地铁客运量很能反映城市的运行状态,根据北京地铁官网微博公布的数据,12月19日周一开始,北京地铁客运量较之前两周已大幅提升。
随着走出家门的人越来越多,线下餐饮也得以复苏。
郭冬告诉市界,12月中旬开始,胡大门店的营业额大约以每天20%的增速迅速恢复。“还有很多是周边地区来北京办事或者旅游、吃饭的。”
12月23日周五晚上,胡大总店的客流量已经达到了正常状态下的70%,24日晚上生意更好了,下午6点就已经开始排队等位。而且从接待客人的情况来看,到店的人明显更放松了,一个例子是之前接待的客人很多是两三人的小型聚餐,而现在他们有个门店的二十多个包厢全都预定出去了。“这就说明,大规模聚餐的人越来越多了。”郭冬向市界表示。
12月13号“阳康”之后,郭冬10天内已经和员工、合作伙伴等“聚”了六七次,每次聚在一起大家都要聊如何抓住春节前的这一个月。
北京餐饮的复苏,除了因为“阳康”的人多了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助力,那就是12月21日前后,多家商场宣布堂食不再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街边儿牛肉串”负责人付爱琪告诉市界,堂食不再查验核酸之后,他在望京、双井开的店人一下子就多了,12月23日周五晚上两家店都开始需要等位了。“已经好久没这种感觉了,上次需要等位可能还是十一的时候。”
西贝餐饮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向市界表示,堂食解封后,西贝门店业绩相较疫情当中有明显提升。
近来因为汪小菲的“八卦”屡次登上热搜的麻六记,线下餐厅的表现也颇为不错。据北京一家麻六记餐厅的员工说,之前汪小菲八卦刚出来,堂食还没开放的时候,他们门店的外卖就已经大卖,有一天直接卖了9万元,“把我们累死了。”12月21日堂食取消查验核酸的政策出来后,他们门店的生意就更好了,工作日人不少,到了周末甚至要排队一两个小时,到下午三点多也全是满座的状态。
对北京的不少餐饮企业而言,比起客流量少,现在更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而是服务员短缺。
上述麻六记门店的员工告诉市界,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很多感染了新冠的人也会到线下聚餐吃饭,“我们经常听到客人说阳了什么的”。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员工感染的不少,另一方面有的还没有“阳”的员工也不敢上班了。他们店原本三四个服务员负责的区域,现在只剩两个人。
郭冬也在想办法解决人员上岗的问题,原因是12月10日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还没这么好,所以当时让想回家过年的员工都回家过年了。12月25日,客流大量恢复,郭冬开始忙着开会动员回家的员工返岗,初步计划是到春节前的一个月薪资按照1.5倍发放。
在郭冬看来,北京的餐饮行业正逐步走最“艰难”的日子,他对春节前的一个月和整个2023年充满希望。
距离北京大约140公里外的天津,生活恢复、餐饮复苏的场景也在发生着。
刘萧在天津经营着一家“SeeHer法式西餐厅”,2022年疫情多次反复,他记得1月—4月生意最难做,客流量少,经常一天连一桌吃饭的都没有,多的时候一个月得亏五六万元。
12月中旬,刘潇餐厅的员工阳了好几个,不得不停业一周。12月21日,刘潇餐厅开始营业,这两天每天都能有七八桌,“平安夜晚上我们已经定出去了六桌,虽然比不上之前,但我觉得还不错,毕竟现在还是阵痛期,这两年能活下来的就是英雄。”刘潇说道。
无论对“阳康”的人们,还是对餐饮企业而言,未来或许仍旧有不确定性,不过好在最难的时刻终于还是过去了。
(注:文中出现的张乐、李梦、吴桐和刘潇均为化名)
本文转载自市界,作者:齐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