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明确,到2025年,深圳现代渔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展望2035年,深圳现代渔业将进入成熟发展期,成为我国现代渔业管理改革示范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标杆、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
据了解,深圳渔业包括远洋渔业、近海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加工、休闲渔业等。2021年,深圳渔业生产总值(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为25.1亿元,形成了以远洋渔业为特色、捕捞与养殖兼顾、深圳与深汕两地互补的渔业生产体系。
深圳是广东远洋渔业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远洋渔业产值6.5亿元,远洋捕捞量3.2万吨,分别占全省65.7%、53.2%。
深圳注册的远洋渔业企业有11家,在海外共设立了13个远洋渔业基地及工作办事处,注册了9家境外公司,拥有143艘远洋渔船,其中生产作业的126艘,占广东省57.5%。
渔船作业范围包括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公海以及太平洋岛国、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金枪鱼延绳钓为主、围拖网作业为辅的生产体系,2021年金枪鱼捕捞量1.09万吨,占全省的78.2%,以高价值的冰鲜金枪鱼为主,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从渔业产业空间布局图看,深圳西部仅布局2个发展区,东部则布局7个发展区。
01
六个产业集聚区
两个融合发展区
根据《规划》,深圳将因地制宜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提高用地用海效益,优先保障渔业重大设施、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发展空间,引导渔业产业集聚融合,形成“六个产业集聚区、两个融合发展区、一个休闲体验区和一个研发试验区”的渔业产业空间格局。
具体来说,六个产业集聚区,包括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大铲湾港区)、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深汕港区)、盐田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区、沙鱼涌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区、海吉星水产加工配送区和深汕现代化养殖示范区。
其中,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大铲湾港区)将建设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打造全国大型渔业企业总部基地;海吉星水产加工配送区将打造大宗水产品集散加工、配送中心。
两个融合发展区,分别是海洋新城渔业融合发展区和坝光渔业融合发展区,将依托中欧蓝色产业园和坝光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等开发建设,促进现代渔业产业与海洋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此外,一个休闲体验区即大鹏湾海洋牧场休闲体验区,将开展渔业休闲观光综合试点;一个研发试验区即龙岐湾渔业研发试验区,将打造综合型渔业科研试验基地和产业化平台。
02
提高远洋回运率
规划水产专业市场
《规划》提出,深圳将储近用远,壮大远洋渔业,发展深远海养殖,构建以深远海捕捞养殖为重点、渔品加工配送为补充、水产增殖良种服务为突破口、休闲渔业为增长点渔业产业集群,拓展水产品对外贸易、水产品期货交易等服务功能。
深圳将提高远洋产品回运率,到2025年远洋回运率达到60%以上,回运量不少于3.5万吨/年,增强深圳远洋企业对本地市场的反哺能力。
同时,鼓励开展境外养殖,拓展与太平洋岛国等主要渔业资源国合作,对回运供给深圳的优质水产品给予一定奖励,到2025年供深水产品量不少于1万吨/年。
深圳将以全市11个综合农批市场为基础,规划布局8个水产专业市场,加快形成以水产专业市场为核心、以综合农批市场为基础保障的“三级两类”深圳水产品供给体系。
其中,推动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高端水产专业市场;依托国际海鲜城打造市级水产专业市场;优化提升蛇口、盐田、福永、沙渔涌、南澳、鲘门六个区级水产专业市场,满足深圳市民日常水产品消费需求。
此外,《规划》具体列出23个重点工程,除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外,还包括密克罗尼西亚海外远洋渔业基地、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深港海上渔旅创新综合体等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金枪鱼在《规划》中备受关注,共提及22次,主要内容包括:
建设以金枪鱼为代表的高端水产品存储、交易、拍卖、展示、消费、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打造全国大型渔业企业总部基地,引导国家高端优质水产品向粤港澳大湾区转移,逐步形成区域价格指数,提升远洋渔业产业链价值。
贴合国内饮食习惯,“线上宣传+线下品鉴”相结合,开拓金枪鱼等深远海水产品消费市场,在国内市场打响“渔悦深圳”品牌。
推动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高端水产专业市场。
打造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以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依托,以大铲湾三期填海区为空间载体,打造集中高端水产品存储、交易、拍卖、展示、消费、观光于一体的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借鉴日本丰洲(筑地)水产市场经验,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探索以金枪鱼为代表的高端海产品拍卖交易模式,逐步形成金枪鱼区域价格指数。
依托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丰富的金枪鱼资源与独特区位优势,支持深圳企业在托波纳佩岛和科斯雷岛建设远洋渔业基地。
本文转载自预制菜食材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