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梳理了12家涉足预制菜板块的企业的成绩单,这些企业的市场表现究竟如何?预制菜是真香还是虚火?
题图: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食评方(ID:spf_100)
在消费品行业,预制菜虽然谈不上什么创新品类,但在资本和市场的“热炒”之下,无疑是当下最热的赛道。
尤其进入疫情后时代,预制菜可谓是站上了“风口”。按照东方财富平台的板块划分,整个预制菜概念股已经汇聚了37家上市企业,而随着半年报披露的结束,食评方整理了12家涉足预制菜板块的企业的成绩单,看看“炒”了那么久的预制菜究竟卖得怎么样了。
基本面向好,打响细分龙头争夺战
通过对12家预制菜概念股披露的半年报来看,预制菜概念板块整体还是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
首先从企业基本面来看,营收层面,除了龙大美食、惠发食品和得利斯有所下滑之外,其余企业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盖世食品以接近4成的增速位居第一;在净利润层面,除了圣农发展、惠发食品、益客食品之外,其余企业均为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三家企业在净利润跌幅层面都比较大,益客食品更是超过了-400%;而在更能彰显主业的扣非净利润层面,也仅有圣农发展、龙大美食和益客食品出现下滑,其余企业均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国联水产的扣非净利润增幅更是高达1122.12%。
从企业主营业务来看,除了味知香和盖世食品之外,预制菜对于其余10家企业而言,更像是正在积极培育的“副业”。
在这12家企业中,无论专业与否,其预制菜板块的收入均不算大。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圣农发展和速冻巨头安井食品,是12家企业中唯二预制菜板块半年营收超过10亿元规模的。其余10家企业中,又只有国联水产和龙大美食超过了5亿元,其余企业均在5亿元以下,低的千味央厨仅过千万。当然,还有未纳入统计的预制菜概念股可能其预制菜规模更小。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
但在这12家企业之外,更加残酷的是整个预制菜领域早悄然从蓝海向红海转变。天眼查显示,目前,我国有近6.9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预制菜相关企业。
正是这种“多而不强”的局面,在资本助力下,让各个领域都嗅到了预制菜这块蛋糕可能存在的潜力和商机,纷纷“大军压境”。目前,进入预制菜赛道上的玩家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
一是专注预制菜领域的专业型企业,比如“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北交所预制凉菜第一股”盖世食品;
二是以水产、速冻、养殖屠宰等为代表的食品企业,比如国联水产、安井食品、圣农发展等;
三是传统餐饮、调味、快消品品牌,比如海底捞、金龙鱼、农夫山泉等;
四是生鲜电商平台、连锁商超等零售渠道品牌,比如叮咚买菜、盒马、永辉超市等;
五则是跨界而来的“掠夺者”,比如8月31日宣布进军预制菜领域的顺丰集团,此外,还有碧桂园、深圳地铁等。
基于当前行业现状和品类竞争态势,无论从规模还是利润层面,很难有一家企业能够在预制菜赛道称得上“一马当先”,而这5股力量就是在期待自己会成为这个万亿新赛道的领头羊,基于此,未来预制菜品类的竞争,只会越发激烈。
长、短板同样明显,
品类突围成共同难题
相比预制菜赛道的火爆,消费端要冷静得多。
的确,预制菜有效降低了餐厅的运营成本,这也导致当前整个赛道在C端和B端呈现明显“二八”定律。尤其在零星疫情的影响之下,预制菜从某种程度上确实缓解了餐饮行业无法堂食带来的损失,这也是部分连锁餐饮品牌入局的重要原因。
而根据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联合天猫生鲜预制菜行业发布的《2022中国预制菜数字消费报告》指出,预制菜的兴起主要由多个方面原因驱动。包括是政策利好+疫情催化;经济发展催生“便捷又美味”的C端需求;B端降本增效,外卖市场爆发;以及供给端冷链发展+渠道端增加触达等多个维度。
但预制菜本身存在的短板和长板同样明显,也为未来品类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摄图网
首先,从品类上看,当前的预制菜主要以肉食菜品为主,主要就是随着食品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让肉制品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结构的相对固化,对于素食菜品有着更传统的新鲜需求,而且从工艺层面来说,素菜的保险、运输等供应条件更适合即时消费,而消费者也更愿意到商超、菜市购买新鲜蔬菜,这也是当前预制菜行业“肉多菜少”的关键;
而从规模上看,相对规模比较靠前(5亿元以上)的企业,比如国联水产、圣农发展、安井食品、龙大美食等企业,其主营业务均是以禽类、水产养殖及深加工或速冻产品为主,在预制菜赛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而紧随其后的专业预制菜企业,比如味知香、春雪食品等,一直都在精耕预制菜领域,具备较强的品牌和渠道能力。
新跨入预制菜板块的企业中,像新希望在生猪养殖加工等领域有着极高的行业地位,进军预制菜,本身对其就不具备门槛,并且有望进一步提高其盈利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再如金龙鱼大举推动的央厨项目,本身就是其业务板块的延伸,而依托自身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相比其他企业,本身就有一定的优势,随着一众巨头的加入,整个赛道也会更加拥挤。
与此同时,基于国内丰富且厚重的饮食文化,预制菜品类本身在C端消费者面前就不占优。对于C端消费人群而言,预制菜虽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但在成本层面本身不具备优势,而且基于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不新鲜”“营养会流失”等一系列刻板印象,进一步消磨了大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消费欲望。
而在更主流的B端消费场景尤其是餐饮渠道中,若按消费水平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档次,对于高端餐饮消费,无疑是享受服务、厨师特调带来的品质享受,若换成预制菜,谁能接受呢?而在中档消费水平中,有能力的餐饮品牌完全可以自己布局预制菜领域,像火锅底料一样实现标准化;而在低端消费中,大多以小餐饮店为主,更多的是追求性价比,不仅是消费者追求性价比,餐饮老板也希望能在各个环节降低成本,而预制菜的降本增效作用显然不体现在这一场景当中。
因此,突围就成为了关键。
△图片来源:摄图网
首先是品类突围,除了目前我们能见到的肉类预制菜,恐怕整个品类还需要在荤素搭配层面多下功夫,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摆脱传统净菜、速冻乃至方便食品的差异化竞争,又将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客户群体突围,当前预制菜企业主打还是供应商角色,除了B端老客户之外,如何拓展更广阔的客户群体以及如何打开C端消费局面,将成为所有预制菜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就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品类竞争态势而言,这个过程并不会太短,因此,预制菜赛道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落地到各个企业头上,更多的还是残酷。
“降温”声音频现,
终究难逃寡头游戏?
回望预制菜在国内的发展历程,2000年前后,我国陆续出现了预制菜企业,通过对肉禽和水产等原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有效精简了客户的烹饪环节。但受限于早期冷冻技术及冷链运输的高成本,行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2014年前后,外卖平台快速发展料理包市场,行业在B端步入放量期。2020年开始,消费升级叠加疫情催化,预制菜进入C端用户视野,并在C端迎来消费加速期。
但在预制菜站上“风口”不足2年的时间,其“降温”的声音就开始慢慢传出来了。
首先从企业数量层面看,在上述天眼查的数据中,有56.6%的相关企业合约超过3.8万家企业成立于近5年内。但是近两年,新增企业明显减少,在2020年新增注册数量高达12984家,但到了2021年,预制菜企业新增注册数量仅为4031家。新增注册企业数量的锐减,足以证明大家对预制菜的未来发展存在担忧。
而从资本层面看,预制菜赛道的降温也同样明显。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上半年预制菜领域共计发生40余起融资项目。但在今年上半年,只有9起,足见资本对预制菜领域的出手显得更加慎重。
不仅如此,在已上市的预制菜概念股中,我们同样以上述12家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其股价也在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在这12家企业中,近一年股价呈现增长态势的企业有9家,但今年股价呈现增长态势的却只有4家,超过2/3的企业股价在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幅。也就是说,进入今年,各界投资者或多或少地减少了对预制菜概念的持股比例和投资热情。
当前,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政策,这从宏观层面看也给预制菜带来了发展的沃土,从而推动形成以地方产区为主导的分散格局。
但若从企业层面看,预制菜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将成为必然,在大浪淘沙的发展进程中,赛道龙头也将随之浮出水面,只不过,我们目前说谁是绝对龙头还有些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