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后,北京餐饮企业继续在暂停堂食中等待。记者在5月5日走访过程中关注到,很多餐饮门店暂停营业,大门外已经落锁。不过,也有不少餐饮店家选择了在店门口进行“摆摊”。
5月5日,丰台区南三环的几家餐饮店外,其中一家面馆门外正在摆摊售卖包装好的凉菜、凉面以及已经制作好的炒菜等,不远处的一家糕点店外,店员拿着喇叭吆喝着,告诉大家产品都是当天制作十分新鲜,吸引了很多走过行人的关注。而一旁刚刚开业几天的烧烤店内则是稍显荒凉。
连锁餐饮外送订单猛增
堂食暂停的日子,预制菜与外卖成了企业与消费者共同的希望。
记者从呷哺呷哺方面了解到,五一期间,呷哺集团旗下北京市共计274家餐厅提供外卖服务,其中呷哺呷哺252家,湊湊22家。因取消堂食,五一期间总体外卖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一倍左右,呷哺呷哺部分门店外卖订单较平时增长3至4倍。
记者从全聚德集团获悉,全聚德集团旗下北京地区全聚德、丰泽园、四川饭店三个品牌门店“停堂食不停外卖”,全力确保美团、饿了么双平台线上外卖正常运营,全力确保北京市民外卖用餐需求,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标准运营,外卖产品备货充足,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5月5日,记者从海底捞方面了解到,五一节假日期间,海底捞北京外送业务订单量和营业额均大幅上升,同比去年五一,整体订单量和销售额均上涨了200%左右,环比2022清明节期间,外送订单量和销售额也同步上涨200%左右,以海底捞北京新辰里门店为例,5月1日劳动节当天外送订单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超500%,5月2日环比增幅更是达到了600%。
海底捞方面介绍称,5月1日至5月4日,北京全市餐饮暂停堂食,海底捞北京各餐厅、外送站迅速反应,70余家餐厅已入驻海底捞“捞点好货”小程序,部分门店开通外卖业务,并增加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补充运力;为了更好地触达更多市民,海底捞北京各门店也已建立线上社群;在配送环节,海底捞外送将严格执行防疫标准,在封控区实行无接触配送服务,保障居民和员工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为补充消费者居家就餐需求,海底捞外送还在北京、上海、成都等27个城市增加了烧烤、奶茶等产品。考虑到目前城市年轻消费者独居或双人就餐比较多,海底捞外送五一节假日期间还推出了两款青年套餐,即78元单人套餐,108元双人套餐。
此外,巴奴火锅方面也告诉记者,因配合防疫,北京门店目前提供外送与自提业务。
预制菜企业生意热
除了线下餐饮摆摊售卖成品食物外,半成品的预制菜也受到欢迎。记者从盒马方面了解到,5月1日其预制菜销量环比涨500%。饿了么全能超市也紧急启动预制菜专项,与大润发、物美等商超合作,5月上线累计超过100个半成品菜和预制菜。
此外,记者从家乐福方面了解到,为保障五一期间消费者的用餐需求,家乐福推出线上大食堂服务板块,涵盖预制菜、蔬果肉、水饮等多种品类。
据家乐福相关负责人介绍,家乐福线上大食堂板块提供新鲜蔬菜、调料、锁鲜肉等商品外,还包括月盛斋鲍菇牛柳、酱焖牛肋排、双椒鸡等预制菜品。消费者可以通过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淘鲜达等第三方平台扫码下单,享受1小时达、半日达等多种服务。
记者关注到,预制菜在资本市场更是难掩火热。近一个月,预制菜概念股中的千味央厨涨18.28%、安井食品涨20.44%、三全食品36.52%。
图片来源:摄图网
虽然从目前来看,预制菜赛道暂无行业标准且行业集中度不高,头部效应也并没有出现,不过,在疫情之下,预制菜企业们的业绩却已开始展露头角。近日,预制菜头部企业味知香、国联水产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其中,今年一季度味知香实现营收1.8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17%,实现归母净利润3569.1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1.9%;国联水产一季度实现营收10.62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2.40%,实现归母净利润946.41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55%。
除了自身经营业绩增长,企业们对于预制菜的发展也信心十足。此前,千味央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十分看好预制菜的发展和前景,目前已经拟定成立控股子公司,专业从事预制菜的研发和生产。
餐饮连锁巨头也在加快预制菜行业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全聚德集团近日最新发布的四川饭店“川老大”品牌四款预制菜也已抢先登陆北京地区所有门店的外卖平台。全聚德方面透露,四款“川老大”预制菜于4月28日在全聚德天猫旗舰店、全聚德京东旗舰店、自有专卖店上市首发,后期将在线下各大超市、餐饮门店陆续开售。
预制菜的火热也使得资本们连续下注。其中,眉州东坡旗下的王家渡食品已在去年3月获得来自复星星元创新资本、番茄资本近亿元的A轮融资;2019年才成立的珍味小梅园已获得5轮融资,其中BV百度风投也在最新一轮投资者名单中。
本文转载自华夏时报,作者:姜艳鑫 黄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