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往XX点评上一搜,就会发现这两年高端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背后有着疫情因素的影响。
小编想跟你谈谈,“中餐日作”怎么突然走红了。
最近,“中餐日作”的话题上了热搜。
原来是上海新开了一家中餐厅,模仿日本的“Omakase”(无菜单,厨师根据当日食材,即兴发挥给你做菜,只是日料换成了中餐),人均两千多元,还收10%服务费。
结果消费者发的点评里,“松花蛋”“麻婆豆腐”“干炒牛河”等家常菜也在菜单上,并且每样菜基本就只给一口……这迅速引发网友关注,不少人嘲讽:所谓的“中餐日作”,“跟食堂打菜好像没区别”“喂狗式上菜”“PUA顾客”……
尽管如此,这家餐厅的预约现已排到6月份,可见其火爆程度。“中餐日作”究竟是靠噱头和包装吸引流量然后“收智商税”,还是值得“千金赴约”的“高端料理”?
01 中餐的一种创新?
Omakase这个词起源于日本,在日语中是“拜托”的意思。Omakase料理,食客“拜托”给厨师,食客与厨师建立起一种超越食物的信任关系,食客把自己对美食的期待托付给厨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优秀的厨师,自然会珍重这份期待,厨师会根据当令食材,决定当日的菜品和价格。所以Omakase料理没有菜单,主厨用最新鲜的时令食材,为食客呈现一次充满惊喜的美食之旅。
Omakase料理也会有其他的用餐规矩。比如预约制、高度的私密性、严格限制用餐人数,一般就几个人;厨师准时上菜,食客不能迟到,迟到的话,之前的菜品不会补……
可以说,Omakase料理为美食建立了起更多的仪式感。Omakase也成为日料的一大特色,它主要面向高收入群体,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遍地开花,影响力很大。
在有些人看来,“中餐日作”也是一种创新。
从食材的丰富性和烹饪手法多样性来说,中餐傲视全球美食。不过,从定位上来看,中餐总体上相对平价,高端品牌不够丰富,同质化竞争也比较激烈。
有些经营者便“中餐日作”,试图进一步提升中餐的价位和“格调”。无论当前舆论是否接受,在餐饮业竞争惨烈的情境下,它的高端定位的确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这家人均2000+的“中餐日作”,完整的菜单包括头汤、茶点、小菜、热菜、主食、甜点茶水六大章节。网上吐槽的两棵菜心只是赠送,而除了一片烤鸡、一勺豆腐等家常菜外,也有一些食材比较昂贵的菜品,比如象拔蚌、和牛、鳗鱼、老虎斑、龙虾等。
亲自去这家昂贵中餐厅吃饭的食客里,不少人给出高度评价。就算是看似简单的麻婆豆腐,有食客点评道:“用牛脊髓代替了豆腐,质感类似但更香。配了牛筋和牛舌,整体都是很润滑柔顺的质感,麻度突出辣度柔和……”这跟我们所理解的麻婆豆腐还是有些差异。
因此,有些网友嘲讽“中餐日作”,只是在断章取义地跟风。
02 “高端”背后的符号消费
尽管一些食客给出好评,但大多数人的普遍反应是:价格太贵了。
毕竟每样菜就一小口,几个食客一起分享一道菜,食材选择总体上说也不具备稀缺性(大一点的海鲜市场基本都可以买到)。考虑到地段、租金等成本外,他们认为定价在1000-150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餐日作”,市面上的主打高端的日料,也普遍存在着定价过高的问题。可哪怕定价很高,食客依然趋之若鹜,甚至说,定价高才是这些“高端”料理的本质特色——比起美食,有些食客主要是被它们“高端”的定位所吸引的。
这其实就是消费主义中的“符号”消费。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写道,“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所有的大众媒体——基本上也就是你的生存背景——都在引导你购物”,“人们从来不消费物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身的符号,或让自己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
换言之,人们对物的消费并不止于“对物的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更多的是在物的象征价值层面,进入“对符号的消费”。
什么样的“符号”?美国社会经济学家Amitai Etzioni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论述,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消费是正常的消费,但试图通过消费获得社交(爱与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则是一种“符号”消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就好比去吃一次“高端”菜单,晒到朋友圈里,有些人就会认为这代表了他们有经济能力、有不俗的品位追求、有闲暇的资本……这就是一种“符号”消费。
从积极的层面上看,人们追求“符号”层面的消费,说明了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也高度发达,这使得人们的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多元,越来越多人的消费更侧重于追求个人的内心愉悦和自我实现。
可从另一个层面看,这其实就是托斯丹·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说的,通过炫耀性消费展现其社会地位,突出其高人一等的心态。试图通过消费高人一等,当然不是真的高人一等了,那只不过是消费制造出来的“幻觉”。
03 以营销收取“智商税”
只要往XX点评上一搜,就会发现这两年高端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尤其是主打异域特色的餐厅,受到更多欢迎。
这背后有着疫情因素的影响——在前疫情时代,对于那些不差钱的人来说,他们随时可以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想吃高端日料可以直奔东京银座。疫情影响下,出国旅行变得困难,主打国外美食的高端餐厅成为一种替代。
有些是真才实学,比如一些高端日料,师傅可能真的是从日本请来的,日本师傅也勤勤恳恳捏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寿司,他们可以做出最地道的日料。
但更普遍的情况是,师傅本身没什么经验和功底,餐厅只不过打着一个“高端”旗号,使劲往“高端”方面营销,各种忽悠食客。比如一普通的青菜,都可以包装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下成长起的植株”。
所以不少资深美食爱好者表示,这两年新开的一些所谓“高端”餐厅,踩坑的几率实在太高了。而这类“高端’餐厅其实并不面向普通消费者,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客源,每天接待个10来个,平均2000元的客单件,一个月60万的流水,还是可以收割不少不差钱或者根本没什么钱就是爱面子的人的“智商税”。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赵丽蓉老师在1996年春晚小品《打工奇遇》里那个著名的段子:“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跟你吹,一杯你开胃,二杯你肾不亏,三杯五杯下了肚儿,保证你的小脸儿啊~红里透着白,白里透着黑,黑不溜秋,绿了吧唧,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着那个白开水!”
说到底,无论什么样的美食,最终落脚点还是它到底好不好吃、食客的用餐体验到底好不好。
饮食的人文色彩,并不一定是体现在种种繁文缛节上——这本身也可能是消费主义的一种包装,一道妈妈做的小菜、一道有家乡味道的特色小吃,同样有着浓浓的人情味。
市场经济从来都是买卖自由,花了大笔钱去消费“高端”餐厅,当然是个人自由,只是到底好不好吃、值不值得,自个最明白。精致的晒照只是满足了自己,可能在别人眼里,这是被收了“智商税”。
本文转载自南周知道,作者:李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