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开业不足3个月就倒闭,都是因为品类细分惹的祸?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部分奶茶店因为品类过度细分或者不当,导致开店不足3个月就倒闭。
果真如此?
或许我们还是要去运营端寻找答案。
01 品类细分只是心智认知的开始
2年前,我办公室旁开了一家以豆浆为特色的店面。招牌上的品类名是创意豆浆专卖店,爆款是豆浆冰淇淋,并以低脂、高蛋白为宣传特色。
对于豆浆类饮品我并不陌生,再加之当时有减肥的需求,看到低脂的我进店买了一个豆浆冰淇淋和一杯冰豆浆,花费大约15元。
但当我吃第一口冰淇淋时,就感到后悔了,口感上并没有浓郁豆浆的风味,冰豆浆也是有些淡如水,而这个价格在早餐店大概可以买5杯豆浆。从此之后我没有再去。
再说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品类——烧仙草。
烧仙草在行业爆火前,大约有2种形态。一种是多种小料加奶茶底,一种则是台湾古早风味。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风味,第一种风味更为香甜易被大众接受,而古早风味的烧仙草因为是加的烧仙草汁,风味上会有些“草药味”,口感并不被市场普遍接受。
为何要说这个事?因为烧仙草最初也是菜单上的一个常规产品,但当有人将其改良,并突出为自己的爆品后,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品类。
一反一正两个案例,其实都在说明品类细分可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但只是开始。能否决定其长存或火爆的则还有其他因素。那些开店不足3个月就倒闭关店的,品类细分似乎并非主因。
02 开店不足3个月就倒闭这些才是主因
3个月定生死,这是餐饮行业常说的一个规律,在茶饮行业中同样适用。
奶茶店的老兵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在开业初期因为做活动促销,开业期间生意都会较好。一旦停止,生意就会有所下滑,但有的门店会保持在一个尺度内,甚至逐渐成为那条街上生意最好的店。但有的只能默默等待,直至关张。
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有3个:
1 产品口味差强人意
不少奶茶店在产品研发阶段,仅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判断,未经过消费者认证。进入市场后快速现了原形。不比当年,奶茶店较少,消费者还会因为没有太多选择而再度光临,而现在,口感稍微比别人家差,可能就会成为原罪,让顾客不再进你家的店。
毕竟,选择太多了。
2 性价比不高
产品口味好,但价格却向一些头部品牌看齐。由于门店位置并非处于价格带所在商圈,导致消费者认为其性价比不高,从而选择的机率降低。
高价格,也需要高品牌势能相匹配。
3 没有复购机制
引客、留存,这是奶茶店保持长红的必要手段。长期开店可以用促销引流,但开业活动后要顾客再进店,需要的服务、价格、产品品质的配合,同时还需要一些触发机制。
这些触发机制包括新品推出、会员红包派发、公众号推文吸引等等,与顾客无间断保持沟通,才能让逐渐淡忘你的他们再进店。就如老朋友一样,也需要常常联系,才会增进感情。
品类细分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快速了解你的特色,吸引其进店。但要让他们不断与你的店产生关联,还在于精细化运营,在于你是否真的能让那个细分的品类做到物有所值,物有所感。
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