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临期食品连锁品牌疯狂扩张加盟,又一把割韭菜的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5  来源:快消
核心提示:临期食品突然火了,当它走出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的特价专区、成为“独立业态”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临期“狂欢”忽如一夜春风来,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突然火了,当它走出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的特价专区、成为“独立业态”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临期“狂欢”

忽如一夜春风来,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临期食品突然火了,发展到现在全网都在讨论。刷网页时,总能看到不少人分享自己购买临期食品时薅羊毛、捡漏的经历,更有不少热心人将自己的购买经历整理成攻略,让一众网友“膜拜”。

B站、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种草平台,紧跟时代潮流的博主们纷纷去线下临期食品特卖店体验跺手,逛完一圈购物篮就放满了,结账时只要几十元。而这些“赚大发”的笔记动辄就引来上万个点赞。

超市里至少卖3元一瓶的饮料只要一块多钱,五连包的方便面不到10元,2元一大包的曲奇饼干,3元的进口威化饼,10几块的自热火锅,20几元一箱的牛奶......

这价格听起来确实诱人,在上海浦东新区某写字楼上班的小尚最近就成了公司楼下临期食品专卖店“好特卖”的常客,“因为收入不高,卖的东西虽然临期但没过期,价格便宜”。

小尚表示,好特卖里商品的价格刷新了她对上海物价的认知,“连5毛1块的东西都有”。在上海工作了八年的小尚,平时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日的早餐经常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解决,而便利店里的商品并不便宜,有时候一个普通的面包都要十几块,“但十块钱在好特卖就有好多种选择”。

像小尚这样经常光顾好特卖的上海上班族不在少数,官方数据显示已经开了150多家店的好特卖,有80多家分布在上海的各大写字楼里,主攻人群是25岁-35岁的年轻女性,商品以零食为主,也有少部分的日化产品。

据今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而淘宝上卖临期食品的店铺,已达数万家。

闻风而动的资本火速赶来,不少创业者加速入场,让原本相对小众的临期食品市场出现了“狂欢”。

据天眼查显示,好特卖的母公司近一年来已经收获了四轮融资,近两轮的融资都达到了数千万元人民币。好特卖的大本营在上海,一半以上的门店布局在上海,另外,苏州、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也分布了70多家门店,目前还在以加盟的方式加速扩张。

去年5月成立的折扣零售连锁品牌食惠邦于今年3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食惠邦的临期食品业务主要在天津展开,与好特卖主打高档写字楼策略不同的是,食惠邦目前以社区店为主,主攻下沉市场。

同样是去年才成立的折扣零食品牌繁荣集市BBM于今年3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唐彬森的挑战者资本。

消费者买单,商家想缓解库存积压,资本加持,再加上国家反食品浪费风向标下的附加社会意义,临期食品生意,似乎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切显得那么美好。

不少想创业的人一头便扎进去了。

外在“很美”

然而,现实是,一切看上去太美好的东西,或都被滤镜过了。

原本在北京做销售工作的丁兰,去年年底在朝阳西苑一商住两用的楼里开了一家50几平米的临期商品物价超市,产品以零食为主。

运营店铺半年以来,丁兰最大的感受就是“太耗费精力,效益来得太慢”。以往做销售时,工作两天就可以挣回家庭一个月的开销,但靠运营这家小超市想达到这个效果很难。特价商品客单价都很低,前期销售量也跟不上,刚开业那几个月店铺流水低,丁兰做得“很不得劲”。

尽管如此,丁兰依旧看好临期食品这个赛道,坚信长线投入肯定会有效果。具体到她自己的小超市,虽然目前效益不高,也很耗费精力,但她不打算放弃。丁兰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比如,雇一个店员来打理小超市,自己回去上班。虽然目前还没有回本,再去雇人无疑是增加投入,但把自己解放出来,去赚更多的钱,显然更划算。

摄图网_500203948_超级市场环境拍摄【媒体用图】(仅限媒体用图使用,不可用于商业用途)(企业商用).jpg

丁兰的店,没有想象中那般运营顺畅,但店铺还在。有很多跟她一样一头扎进来开店人,境况比她更差,不是店铺关门,就是交了高昂的加盟费后,店铺迟迟没有分配下来。

在武汉中心城区做零售生意的陈磊告诉快消君,自己认识的武汉同行中,从去年到今年,已有不少人“下场”尝试,但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包括他自己。

“有一个朋友,想模仿好特卖在武汉开连锁店,还建了自己的仓库,投入了几百万,去年在武汉三镇的商场、写字楼、社区里开了6家店,最大的有100多平,最小的也有50多平,也就半年,全都关了。现在转战到临期生意做得更成熟的北方市场去了。”陈磊说。

陈磊也曾尝试把自己超市里3%左右的产品换成临期商品,通过低价特卖的形式来带动生意。可结果是,不仅没有带动效应,还给其他正期商品的销售造成影响。“不少人觉得,卖这么便宜,你家商品是不是有问题。武汉市民对临期商品的认知还不够,不像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的市民对市场反应快,临期生意目前在武汉不好做。”

现实是,这样的人不仅武汉存在,全国也不在少数。艾媒咨询202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消费者对临期食品带有一定的负面印象。

在上海开得红火的连锁品牌好特卖今年在武汉也开了两家店,位于洪山区某产业园区内的一家,已于半月前关张了,目前店址已开了一家饺子馆。附近商铺的店员告诉快消君,好特卖在园区刚开业时挺火红的,后期就没什么人了,店铺只开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关门了。

事实上,有关好特卖疯狂加盟扩张模式的负面言论并不鲜见。随着临期食品的火爆,好特卖的加盟费也跟着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十几万到三十万,再到现在的八十多万,加盟门槛越来越高,让不少人质疑其疯狂扩张的背后是为了圈加盟商和投资人的钱。

状况颇多

不成熟的市场不好做,成熟市场的,也未必好做。

在上海做临期商品仓储业务七年多的经营者W表示,最近一两年,看了不少人在这个行业来去匆匆。“今天开业,几个月后关门”现象,常见。

在W看来,临期食品行业空间大,但生意不好做,难的地方在于“这行水太深了,没有可复制、可参考的模式”。

W所在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整合上游临期商品资源,然后卖给下游的零售商。即使扎根行业七年多,公司每年能正常营收六七百万,W还是将自己的工作形容成汉堡的中间层,被上下游企业各种挤压。

由于临期商品的进货价格不像正期商品那么透明,往往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厂家和供应商那里价格区别很大,这就非常考验企业的议价谈判能力。“很多时候,你的情商和谈判能力决定你能赚多少钱”,如果一不小心从上游企业那里拿到了高价商品,下游零售商价比三家之后没有选择你,而商品又不能及时卖出去,W就得承担商品过期的损失。

这个问题,在下游做零售的陈磊同样碰到过。商品不能及时卖出去,临期变过期的损失陈磊承担了不少,重要的是,由于水深,价格不透明,陈磊有时候从上游企业那里拿到临期商品的价格与自己在正规进货渠道拿到正期商品的价格只相差5%。“你说我为了这5%的差价,去承担商品过期的风险,肯定不值得”,经过三个月考察和尝试,意识到风险的陈磊及时止损,彻底放弃了临期商品,一心一意做起了正期的商品生意。

与好特卖、繁荣集市这些大规模的连锁品牌不同,丁兰、陈磊这些个体户经营的小规模临期食品店由于议价能力弱,不得不面临货源不稳定的问题。再加上每个月房租和人工成本,想盈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W口中“来去匆匆”的原因。

当然,行业内“上岸”的企业和商家也不在少数,毕竟市场的空间潜力在那儿放着,总有成功的人。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搜索“临期食品”,成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店铺不少,相关产品的销量也不错。

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接近3万亿元。再加上每年进口的海外食品,按照每年1%的库存沉淀计算,我国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至少在百亿以上,这就是W口中的“市场很大”。

但就目前还处于粗犷状态的市场而言,临期食品生意难做也是真的。除了行业水深、价格不透明、供应链不完善、货源不稳定等因素,从业者还要面对消费者认知的问题。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更习惯于在大型商超的特价专区和晚九点之后的面包房买临期食品。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陈磊为化名)

红餐点评

虽然临期食品风头正劲,但机遇与风险并存,不可盲目入局。不管是加盟,还是个体经营,都要充分评估它的可行性。

小编认为,尽管目前临期食品市场很大,但它毕竟只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而且临期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风险也更大,容易变质和过期。一旦遭遇食品安全事故,口碑受损,更难维持经营。所以,还是要谨慎考虑。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