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成都出了太阳,就和几个老朋友约在人民公园喝茶,其中一个朋友给我们说了件稀罕事。
他说前几天一个侄儿送来了结婚的请帖,婚宴的地址竟然是一家火锅店。结婚请客吃饭不稀奇,请在火锅店就比较少见了。
在我丰富的红白喜事经验里面,火锅店吃席也就仅有一次。那个朋友很喜欢吃火锅,当时结婚就选择了在皇城老妈办席,皇城老妈在成都餐饮界档次不算低,倒也说过的去。
火锅店到底能不能举办婚宴?
这个话题倒是引起了我们的谈性,很快就分成了两派悬扯起来。
老王张口就开始掉书袋。他说火锅从根儿上就是很接地气的东西,不符合婚宴需要庄重的感觉。
“虽然火锅的发源地众说不一,有说乐山、有说泸州,也有说重庆。但是说到底就是长江边上的船工们用一瓦罐盛汤,添加辣椒提味、花椒等佐料,然后加以各种蔬菜烹煮的吃法。后面这种吃法传到重庆之后,最初也是贩子捡一些牛内脏切成小块,放到又辣又咸的卤汁中煮食。吃这种火锅的人大多都是河边桥头的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
还没等老王掉完书袋,黄胖子就接着说道:“后面火锅传到成都也是有改良。你像以前去竞成园吃火锅,三五个好友坐到一个雅致的小院里,几样小菜用精致白瓷盘装着,不吃毛肚鸭肠这些下水内脏,只吃些蔬菜甚至菊花,你说这样吃火锅还俗不俗?”
“这样吃火锅倒是不俗的,但是就莫得结婚的气氛了。”张眼镜喝了口花茶继续说道:“婚宴的气氛很微妙,举办仪式的时候要庄重又不失热闹,吃饭的时候又要热闹不失礼节。现在参加婚宴又有哪个是真为了吃那几口。不过如果是吃火锅的话,还真的可以好好吃上几口。”
说起“好好吃几口”这个话题,我倒是想起以前参加过一次吃自助餐的婚宴。那是朋友的娃儿举办的一次草坪婚礼,仪式结束之后就在露天草坪吃得冷餐。说是冷餐,大概就是在户外一字排开摆放一盘盘菜品,任食客自取。
我们几个老家伙都觉得很是新奇,特别是开了白酒之后,老黄到处在找下酒菜,最后弄了些西冷牛排下五粮液喝,也算是人生不多的经历。
后面朋友来敬酒的时候,还在不停地道歉:“我们说就整中式圆桌,小年轻喜欢赶时髦,搞啥子自助餐婚礼。你看嘛,搞得乱翻翻的,坐到外面冷飕飕的,虾一上来都在抢。你们多担待点,后面我再单独请你们好好吃一顿。”
我想如果婚宴选择火锅店的话,大概也是如此的情景。
且不说味道大,场面嘈杂,有火不安全。婚宴的时候经常和不熟的人拼桌。你想象一下,隔壁陌生人下了一片毛肚结果筷子没夹稳滑了,一下秒忽然出现在你筷子底下,你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当你下了一盘土豆准备煮耙再吃的时候,几分钟后就被喜欢吃脆口的人都夹走完了,你气不气?熊孩子的筷子在锅里乱翻,隔壁孃孃不管涮得烫得煮得,不管白锅红锅,不管生的熟的,反正只要看到锅里有空位置就使劲儿往锅里下菜,吃到后面锅里的东西越煮越多,土豆全部煮成耙泥,黄喉全部煮得咬不动,鸭肠早就烫得找不到了。
吃火锅还真的和熟人一起吃才行,不然陌生人这些习惯真的不能忍。我想和陌生人一起吃火锅的底线就是每人面前摆一个小锅,自己涮自己的。
后来和一个潮汕那边的朋友说起了这件事,他倒是笑话我少见多怪。
他告诉我他们那边的婚宴都是有炉子和锅。因为吃得是流水性,有些菜凉了就直接放到桌上的锅里热。另外也是有热锅的吃法,虽然不是火锅的模样,但是却是类似的打边炉形式。鱼片、肉片、丸子什么一大堆放在那儿,一桌人围着煤气炉热汤烫肉吃。
两周之后之后那个朋友参加了侄儿的“火锅婚宴”之后告诉我,其实现场没我们悬扯得那么糟糕。这个婚宴走的是中式婚礼,倒是和火锅红红火火的气氛很搭。亲戚朋友坐一桌,热热闹闹地吃着火锅。而且想吃啥子直接就扫码手机下单就是了。他第一次有种参加婚宴吃回本的感觉。
我当玩笑话把这件事给儿子摆了。他说现在的婚宴早就不是我们当年规规矩矩的样子。
前段时间他刚参加了一个全素的婚宴。那对新人都是素食主义者,所以结婚就选择了一家素食餐厅举办的。这段婚宴吃下来舒舒服服的,有鱼有肉。只不过三文鱼是豆制品做得,鲍鱼是香菇伪装的,象拔蚌是绣球菇做得。后来他问了下新人,这一桌素食定下来比平时的还贵上不少,竹荪、松茸、藏红花这些上好的食材摆出来,瞬间就让婚宴上档次了。
听完幺儿的话,我瞬间觉得自己就像“广广”了。
如果有机会,你们的婚宴会选择火锅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