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肤浅的馋欲,不仅仅是对法规的漠视,更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甚至完全有可能累及他人生命健康的严重无视。
2020年2月24日,全国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决议。疫情之下,谈“野”色变。这项决议得到全社会一边倒的点赞和支持。
然而“史上最严禁野令”下,不法交易依然可见,大胆程度触目惊心。
近日有媒体披露,在湖北武汉的天声街菜市场、长春路菜市场,有多个商家在贩卖野生青蛙,价格为每500克25元到30元不等。此时,距武汉“解禁”,不到140天。
在广东省清远、湛江、江门等地,媒体暗访市场、餐饮等经营场所时发现,个别商家仍在售卖野生眼镜蛇、省重点保护动物鲎、国家保护动物黄喉拟水龟等。其中清远农批市场售卖野生眼镜蛇到了半公开地步;湛江雷州市乌石港,当地“吃鲎成风”,餐馆明知违法,依然公开叫卖。此时,距新修订的《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日,不到120天。
广东是全国“禁野令”之下,地方立法中动作最快、也是更为严厉的省份。新修订的相关条例明确,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禁止食用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这意味着,即便是人工饲养的眼镜蛇等动物,无论是交易,还是食用,均被认定为违法。
尽管禁令高悬,尽管有最高可处20倍罚款的法规大棒,但在广东一些地方,依然有利欲熏心的不法商家隐蔽或半公开地进行经营,依然有顶不住“哈拉子”的吃客违法食用。这表明,贪欲之下,仍有“勇”夫。禁令虽严,重在落地。
©南方+客户端
全球疫情并未结束,新冠病毒危机四伏。放任肤浅的馋欲,不仅仅是对法规的漠视,更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甚至完全有可能累及他人生命健康的严重无视。
半年多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们迄今认为“祸从口入”。正因此,全国乃至各地通过立法尺度的“升级”,希望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重大公共安全风险。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也就是说,即便未来随着科学研究进展,新冠病毒源头和中间宿主、传播方式的进一步明确,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法则也是法治生活的常态。
人类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是有限的,但对于野生动物可能引发新型病毒的严格防范是有科学依据的。倘若因为一时的口腹之欲而逾越法规设置的“禁区”,那么,病毒可能随时会重现。
野味交易,人人要喊打,执法部门更是要痛打。这一点,应该成为“禁野令”下的法治原则,成为痛定思痛的法治氛围。这次野生青蛙公然出现在武汉多个菜市场交易,当地监管执法部门回应时称,“知情者可来电举报,将派工作人员去调查”。看来监管部门“坐等”的姿态没有改过来,主动监管的动作依然不到位。
史上最严“禁野令”,既是对野生动物的最严“保护令”,也是对人民生命健康设置的最严“保护令”。法规设置越高,越要落地码实。此中离不开民众敬畏生命健康的严格自律、严格守法,更离不开法治部门的严格监管、严厉惩处。对于违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法治要出重拳,监管要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