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和我们村4600亩无人耕种的土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7  来源:在作文里成长
核心提示:一、今年夏粮收购同比减少近几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官方微博号公布的#生产区夏粮收购进度#信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实六月和七月频繁公布的夏粮收购进度并......

一、今年夏粮收购同比减少

近几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官方微博号公布的#生产区夏粮收购进度#信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实六月和七月频繁公布的夏粮收购进度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只是8月12日公布的信息引起了强烈关注:

8月12日的信息被全民关注的原因是,8月11日领导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领导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领导人的批示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于是很多人就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夏粮收购进度信息和领导人的批示联系了起来,自然地,储备局8月12日公布的夏粮收购进度同比减少的信息就被网民大量关注和转发。

人们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毕竟2020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灾难,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超大蝗灾,中国南方的大洪灾……这每一个天灾都足以引起粮食的大量减产。而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18%的人口(全球人口2019年8月统计为77.27亿,中国人口2020年1月17日统计刚到14亿),本就有些吃力,土地的潜力几乎被挖尽,粮食供应的弦一直绷得很紧。

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一些粮食出口国立即宣布限制粮食出口,根据公开报道,至少有13个国家出台了限制措施,包括越南、泰国、柬埔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等。而且当前中美关系又越来越糟,14亿人吃饭的问题是我们的软肋之一,如果我们的土地养活不了我们的人口,美国和西方敌视中国的政客恐怕会马上在吃饭问题上卡我们的脖子。

所以,领导人说要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有危机意识,这显然是未雨绸缪的清醒认识。

2、中国当前会有粮荒吗?

但很多人把夏粮收购减少的消息和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结合起来,就轻易得出我国粮食已经短缺了的结论,对这种说法,我是不认同的,尤其是有些人借机又渲染紧张气氛,号召大家屯粮,这种做法更是荒唐。

记得今年3月底4月初的时候,有些地方就发生了市民大规模抢粮屯粮的闹剧,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当前我们到底要不要抢粮?》,旗帜鲜明地反对屯粮,以无可辩驳的数据说明中国不缺粮,大家不会饿肚子。并指出,如果大家都加入抢粮队伍,都大规模囤积粮食,那么,过了这个夏天,私存的粮食出虫发霉不能食用,这种大规模的浪费将会挖空国库,到时候我们真的会缺粮。

我的观点在当时很多人不认可,可是四个多月过去了,事实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全国市场上粮食的供应始终很充沛,未曾有一点儿粮食短缺的迹象,而那些制造恐慌的人抢的大批粮食,恐怕也快发霉变质不能吃了。

所以,对于粮食问题,我们一定要向公众说清楚,要防止大规模的抢粮屯粮。

在我看来,在近期,中国粮食安全出问题的唯一可能就是市场失控。如果人人都相信粮食短缺的谣言,家家户户都大规模屯粮,恐怖的信息会使农民不愿意卖粮,而市场上一有粮食就被抢被囤,那么粮食肯定短缺。

在新冠肺炎、南方洪水和进口受阻的情况下,我国的粮食到底缺不缺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如此说:

1.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

2.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 2018年产量近6.6亿吨,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一般保持在±6%的范围之内。

3. 我国谷物供应基本自给。 2018年,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2001年至2018年我国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为75.4%,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4. 仓储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一言以蔽之,中国的谷物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充足,短期内不可能出现粮食短缺人民饿肚子的情况。

三、我所见到的农村粮食生产

当然,习惯于怀疑官方数据的人是不会相信上文这些数据的。那么我就说说我所看到的粮食生产状况吧。

最近我回了老家甘肃平凉,得知父亲和二哥在四五月份卖出了大批粮食,父亲卖了14000多斤小麦,4000多斤玉米,合计近2万斤;二哥卖了15000多斤玉米。小麦的收购价格是1元/斤,玉米的收购价格是0.93元/斤。

他们之所以卖掉这么多粮食,一是因为粮食太多,没地方放了,要给今年新收的粮食腾地方。二是因为疫情,大家都赋闲在家,有时间把储存的粮食清理出来,而且恰好有人收购,价格还可以,就卖了。

我在父亲的粮仓里看了下,尽管卖出了近2万斤粮食,粮仓里还剩不少,一个高高的大铁囤子里面满满装着的还是前年的小麦,两三千斤总是有的,而今年的小麦已经收获了,收了近5000斤吧,还有粮仓里储存的谷子、糜子、荞麦等粗粮,手头近1万斤的存粮是有的。而且过两个月玉米、谷子、糜子等秋粮就又要收获了,今年雨水太足,秋粮涨势很好,如果近期不再连绵阴雨的话,今年的秋粮大丰收也是可以预期的。

一个77岁的老人,为国家种了这么多粮食,而他一日两餐,每餐也就一碗面条而已,剩下的粮食,都是社会的。湖南这边,我的岳父,今年68岁了,不但自己坚持在自家的田里种粮,今年还承包了别人家近10亩地,总共种了十多亩水稻。家里的存粮也有很多,吃不完,懒得卖。

农村里,像我的父亲和岳父这样的老农很多,他们视粮食为生命,视种粮为使命,不忍心让土地撂荒,都在用尽最后的力气在种粮。所以,只要有他们在,中国不会缺粮。这些老农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用瘦弱的肩膀支撑着国家的粮食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在当前没有问题。中国如果有粮食危机,那一定是在多年之后,是在这些传统的农民都不在了的时候。不会是现在。

四、高龄的老农支撑着中国的粮食安全

虽然当前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但粮食危机的乌云已在不远处飘荡,当你走进农村,走到田间地头,关于粮食安全的忧虑就会挥之不去。

关于这一点,村里85岁的老爷爷和我聊天时直言不讳,他说,我们这代人饿过肚子,所以我们觉得种粮食最重要。现在日子好了,但是你们以后可能要饿肚子,你看现在年轻人有几个种地的?你看土地撂荒得这么严重,以后人吃什么?

农村里,年轻人不种地,种地的不种粮。 从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自然会得出老人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未来,老人们不在了,我们可能真的会饿肚子。

我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是由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最后一代传统农民支撑着。这个说法很多人肯定不认可,即便我上文举了自家的例子,即便我的老家普遍都是这个样子,但很多人肯定认为我的眼界太狭隘,没有代表性。

那么,我们理性分析一下,在全国,到底谁在为我们种粮?我觉得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种粮食到底赚不赚钱。因为当前是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都是“利”字当头,如果赚钱,必然有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投资于种粮食;如果不赚钱,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肯定会远离。

以我老家种植旱地小麦为例:

丰年小麦的收成是600—700斤/亩,按现在已经涨起来的粮价算,是1.04元/斤,那么每亩(667㎡)的毛收入就是624—728元。

每亩地的支出有:机械费:耕50元、种50元、施春肥50元、收50元;肥料费:复合肥40公斤左右,尿素20公斤左右,共170元左右;种子:2.5元/斤,亩用量30斤,共75元,小麦拌种剂亩用量在25元左右,共100元;农药:除草剂每亩10元,小麦一喷三防农药需要60元左右,共70元;土地流转费100—150元/亩;不算人工支出,以上费用总计为640—690元/亩。人工费还没算呢,每亩的总成本已经超过了丰年的卖粮所得。

请问,这样的投入和产出,你要是个年轻农民,你会待在家里种粮吗?你要是个手握资金的投资人,你会投资种粮食吗?

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和我们村4600亩无人耕种的土地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农业投资人,我这几天差点也投资了1000亩土地,我都谈的差不多了,但家里人反对,到现在我还在纠结这个事。关键是,只要不种粮,补贴会很高,首期投资也不大。

以这个粮食价格,年轻人不会种粮,农业投资人不会种粮,那么谁在给我们种粮?答案够清晰了吗?就是那些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传统老农,他们完全忘却了经济效益,只是出于祖辈流传的习惯和惜土如金朴素意识在种粮。当然,年轻农民如果在村里,也会种一点,只是为了自己吃。

将来这批老人谢世了之后,谁给我们种粮?没人种粮,14亿人吃什么?如此清晰明了的问题,我们不能无视。所以我才说,当前之所以粮食供应充足,就是因为有这些老一辈的农人苦苦支撑,将来他们不在了,当前的粮食供应体系就会轰然倒塌。而他们,已经很老了。

所以,我国粮食价格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很明显,提高粮食价格才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它有生产成本,而生产者也应该从粮食生产中获得社会平均收益。当前的情况是,生产粮食几乎毫无收益,这是违反经济规律的。任何违反经济规律的事情都是不能长久的。这就是当前国家粮食供应体系危在旦夕的地方。

有些城市人,拿着上万元的月薪,有些退休老人,月退休金也有大几千,他们舍得买上万元的包包,上千元的衣服鞋子;他们舍得全国各地旅游,甚至出国游游游买买买;他们舍得聚餐,一桌菜几千上万元,浅尝辄止,然后倒掉;可是,米面油的价格要是每斤上涨了几毛钱,他们就大声嚷嚷,利用话语权各种施压,似乎就活不下去了。在他们的心中,任何产品价格上涨都是天经地义的,但粮价上涨就是大逆不道的。

老农们没文化,没话语权,没法跟你们讲道理,他们只能默默耕作。但他们已经老了,没有几年日子了。新一代农民种粮食可是要算经济账的。

现在全国土地流转红红火火,但是在如此低的粮食价格下,流转的土地一般都不会去种粮食,也就是说,流转土地搞得越红火,涉及的土地面积越大,国家的粮田面积就越小,国家的粮食安全就越危险。道理其实很简单,粮食价格太便宜,种主粮不赚钱。农业投资人流转土地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五、我们村撂荒的4600亩耕地

我们村有12个小型生产队,总人口数和总土地面积我不知道,反正也不大,骑自行车一小时内会全部转一圈吧。有塬地(平地),有山地,塬中间的几个队平地多,沟边的几个队山地多,山沟里的人就只有山地。

这些年山里人都往塬上搬,塬上也建了比较大规模的“小康屋”供山里人购买居住。山里人往塬上迁徙的后果就是,山里的梯田被大面积撂荒,而塬上人每家少量的山地多年以前都已经撂荒了。目前村里大量的山地集体撂荒,总面积有多少呢?恐怕超过5000亩。

我是怎么知道这个数据的呢?一天下午我偶遇一个村民,他联系给外地人承包本村山地,我在他家看到了厚厚的几沓土地证书。他向我坦言,村里这些年撂荒的山地太多,前两年政府掏钱把几个山头的土地用推土机重新推了一遍,也修好了大型机械可以下山耕种的道路,可是依然无人耕种。花大价钱改造好的土地继续撂荒,基层政府也不好向上面交代。偶然的机会,外地客商来我们村承包土地,各级政府都很高兴。村里已经整理出来可供承包的山地有4600亩,外地客商先承包了1000亩,另3600亩还无人问津。整理好的山地就有4600亩,还有几个山头没整理,如此说来,被撂荒的山地总数目一定是个让人惊叹的数字。

山地为什么被大量抛荒呢?因为农业机械化了,那些历来都是牲畜耕种的土地不适合机械耕种。以前山里的土地用牛马驴骡来耕种,收获的庄稼用驴马骡来驮运,或者由人往塬上背。

我清晰地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年7月收麦子,家里人用镰刀割,我从沟底沿着小路往塬顶背麦捆,汗流浃背是肯定的,最难受的是麦芒从领口灌进去,脖子和背被扎得血红血红的。收了麦子就要耕麦地,我家养的是牛,天不亮父亲就会赶着两头牛,杠着犁,喊上我,去耕地。最大的那块山地,从早晨六点来钟耕到中午一两点才能耕完,父亲扶犁,我牵牛,就那么一圈一圈地耕。沟边牲口不愿意去,牵牛的得强行拽,犁地的得用鞭子抽,要是把牛惹毛了,就有可能把牵牛的挤下山崖,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母亲就差点被牛挤下了悬崖。

这种延续千年的耕作方式现在已经被彻底抛弃了,随着这种传统耕作方式的抛弃,山地也就被抛荒了。 我想全国各地可能都一样,被撂荒的山地一定数目很惊人。

至于政府花大价钱整理好的可供机械耕作的山地依然没人耕种,原因在于粮食太便宜。山地贫瘠,产量不高,耕种山地不赚钱,还赔本。山路修好了,耕种的拖拉机可以下去,可是种好的粮食不好上来,没有马驴骡驮,也没有人愿意背,而大型收割机个头太大,山路上下不去,机主也不愿意下去,所以收割是个问题。

总之,山地撂荒可能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这种撂荒必然加剧粮食安全问题。 我国18亿亩耕地中,到底有多少是山地,又有多少已经被撂荒?真正用来种粮食的耕地到底还剩多少?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为此甚至严格限制城市发展用地,可是撂荒造成的耕地减少恐怕才是最严重的。

六、粮食价格才是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命门

既然我们认定粮食安全问题在未来是个大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和解决呢?

政府早已注意到耕地撂荒的问题了,否则也不会花那么大代价去改造山地。可是改造了也没人耕种,这就让政府有些无能为力了。除了山地,平展展的塬地虽然很少撂荒,但种粮面积越来越少,因为经济作物的面积在迅速增加。

就拿我们村来说,上文提到的这4600亩山地,要在政府的高额补助下由外地的农业投资人种经济作物。而村里已经有好几百亩上好的塬地被种了苹果树。这些苹果树种了快十年了,至今还没有丰收过一年,承包人换了好几茬了,政府补助也早被套完了。去年本来可以丰收的,结果刚去掉套袋,给苹果上色时就遭遇了特大冰雹,最后千疮百孔的烂苹果以0.5元/斤的价格被附近村民买了。今年苹果长势不好,承包人连袋子都没套,估计最终也只能便宜卖给果汁厂了,承包人肯定入不敷出。

而邻村将近500亩的苹果园,在荒芜了多年之后,由政府出钱挖掉了,承包人欠了村民三年土地承包费,官司还在打来打去。邻村的邻村也是大面积的苹果园,经营也没好到那里去。而各地的苹果园,挖的尽管挖着,种的也依然在种着。因为发展经济作物,政府是有高额补贴的,套补贴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生意。

发展经济作物,最高的补贴已经上升到了1600元/亩,而今年种粮补贴却从每亩50元左右下降到了40元左右,具体金额我不知道,只知道村里人以前每年人均200元左右,每人三四亩地,今年只剩一百六七十了,全村人都在议论纷纷。

如果政府还是用真金白银和各种政策大力鼓励经济作物的种植,而对粮食的种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么,在“大量山地被撂荒,大量塬地不种粮”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真的会成为问题。“水果自由”远没有“吃饱肚子”重要,国家实在没有必要拿出那么多资金去补贴发展经济作物的“农业投资人”,而对真正种粮食的农民扣扣缩缩减少补贴。

2016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剪断了农民的幸福,也剪断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文章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做过论述,时至今日,国家的粮食生产环境依然没有改善,粮食安全依然靠着年迈的老农们支撑着。未来到底怎么办?

粮食价格太便宜,种粮没有收益,是我国粮食安全最大的隐患,不从宏观政策上对这个问题做出调整,不激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将始终是个问题。粮食是种出来的,种粮食没有收益,谁会种?

以前,我谈起这个问题,很多人怼我,说中国的粮价和国际粮价比算高的,农民爱种不种,没粮了我们从国外买更便宜的。在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当下,这么想的人恐怕少了。大家应该都意识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性了。只是,我们的饭碗不能端在年迈的老农手上,不能让这些老人为国家粮食安全负重前行。我们应该调整政策,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去种粮,让种粮的人也能够过上有尊严的日子。

不要怀疑我们国家的韧性,只要政策调整好了,任何问题都能被解决,因为我们有勤劳的人民。

我赶集回来的路上,被正在摘花椒的一对老人叫住,我放好那辆骑了40年的自行车,来到他们家墙根下的花椒树旁。这对老人中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著名的开荒能手,把我们担水的那个沟里的坎坎洼洼都开垦了出来,种上了庄稼。我开这个老太太的玩笑,问她现在还开荒吗,她笑着说不开了,以前开的都撂荒了。我问为什么,她说,种啥呢?种粮食又不值钱。

全村最能开荒的我们那个邻居,跟我父亲同岁的“结巴爷”把他几十年来开荒的土地也都撂荒了,年老体弱种不动是原因之一,粮价太低也是重要原因。20年前一斤小麦和其他产品价格比还算值钱,20年后的今天一斤小麦还是一块钱,还种个什么劲呢?

经济学上有一个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比重的专用名词,叫“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简单说就是一个家庭把多大比例的花费用在了吃饭上。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穷;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29.3%,是历史上首次降至30%以下。注意,这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整体恩格尔系数,而大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更低,比如2017年北京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低于20%。

恩格尔系数低到这个程度,一方面说明我们富裕了,另一方面也说明财富分配的失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从事食品生产的从业者数量庞大,但他们在整体的财富分配中处于劣势。如此低的恩格尔系数是如我父亲一样的传统农民用血汗堆出来的,这个系数也造就了他们的贫穷。

我父亲这次卖掉的小麦中,有放了整整10年的一批小麦,发霉,变质,凝结成块,大量的老鼠屎尿混于其中。我惊叹,这样的小麦怎么能吃啊,为什么要放10年才卖呢?父亲说,粮食一直都没有价,放在那里等着涨价啊。

父亲卖了近2万斤粮食,所得也就一万多块钱,在如今的社会,一万多元又能干什么呢?

作为一个居于城市拿工资的人,我对这样的价值交换感到脸红。我们太不厚道了。

不说不厚道,就说对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健康吧。低于成本的收购价让多少粮食在等待涨价中发霉腐朽掉了啊,这不但形成了触目惊心的浪费,而且使城市人饭碗里的粮食质量不高。

尊重基本的价值,既是对他人的慈悲,也是对自己的慈悲。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