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别说上市了,上桌都休想!”
“劝外地人别去狗不理,成了天津人的基本修养之一”
看到这样的评价,你是不是也为中国的老字号惋惜?
北京的全聚德、上海的老半斋、开封的黄家包子、扬州的富春茶社……
一大批有着100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何以口碑风化为口水,窒息在消费者的吐槽里?
1、各地百年老字号惨遭吐槽
“渐渐地,劝外地人别去狗不理,成了天津人的基本修养之一”
“去北京别吃全聚德,去扬州别吃富春茶社,去上海别吃老半斋.......”
“带国际友人去开封吃黄家包子,人家嫌弃桌面太油死都不愿意吃,后来换了个西餐厅吃牛排”
这两天,有味君在朋友圈密集看到有关老字号的吐糟,不禁扼腕:
狗不理包子至今有100多年历史、是“天津三绝”之首,狗不理食品2015年登陆新三板;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周恩来总理对它曾有“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精辟诠释,2007年A股上市;
老半斋,上个世纪曾是淮扬菜在上海的代名词,招牌菜刀鱼汁面一天能卖1000多份。
这些有过百年荣光、曾经“宴如流水、客似云来”的老字号,何以在今天,口碑风化为口水,沦落到“门庭冷落、一地鸡毛”的地步?
头图来源:摄图网
2、当金字招牌堕落为收割工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年老字号的荣光,是市场和消费者成就的,百年老字号的衰败也起于消费者对它的体验和评价。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年关于老字号们的热点新闻:
全聚德,一扎西瓜汁卖168元、一只鸭子卖300元、另收50元服务费......
狗不理,最便宜的包子是12元、35元一个包子实属正常、进店疯狂推礼盒......
同仁堂,血燕两次被查出亚硝酸盐、牛黄解毒片生产日期早产、过期蜂蜜再加工、阿胶造假......
如果同仁堂是输给了管理和诚信经营,那么全聚德等老字号餐企就是失去初心,沉迷高端化,把百年招牌当作收割工具。
它们的产品不愿创新、服务不愿提升,却躺在“百年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上吃老本儿,偏离市场价格一味高价。
这样名不副实、价格严重脱离价值的做派让本地消费者厌弃,收割外地游客成了它们的营收重点。
于是,老字号的经营模式沦落为景区餐饮的一锤子买卖模式,游客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成为老字号的消费常态。
品牌化≠高端化,高端化≠盲目高价
以狗不理为例,包子是一种大众刚需产品,成本接近透明,制作没有壁垒,其高价全部来自于品牌溢价,当品牌美誉度被贫乏的产品、恶劣的服务榨干,它就失去了唯一的价格支撑。
起于大众,却不能回归大众,是多数老字号的通病。所以全聚德输给了数量众多的果木烤鸭和区域高端烤鸭品牌,狗不理失去了北方早餐市场,2018年的营收仅为老字号庆丰包子铺的1/14。
3、品牌死亡比营收死亡更可怕
“别写它,没人关注它。”这是我刚入行想写全聚德时,主编的善意提醒。
那时全聚德发布最新财报,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利润跳崖式暴跌。事实证明主编的判断没错,真的无人关心,至少圈内人毫不关心。
这种漠不关心,刚从新三板退市的狗不理也在经历。餐企退市本该是垂直媒体最关注的事,但多数媒体都只给了它一个三条快讯,对比瑞幸停牌的强爆光堪称冰火两重天。
狗不理要完了吗?破产了吗?不仅没有,它2019年还实现了营收1.55亿元,营收增长率(20.1%)和净利润增长率(17.22%)双向走高,而它所退的新三板,在资本世界里都不算事。
即使如此它依旧没能复活资本与消费者的信心,因为它的品牌比营收更先死亡。
老字号的倚老卖老,已经渐渐掏空了自家的品牌信任资产,当“又贵又难吃”、“服务差”等坏标签刻在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心智中,市场和资本就对老字号的未来失去了期待。
4、日新月异的市场容不下倚老卖老的品牌
在百年老店、千年老店扎堆的日本,其经营密码是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从产品到包装,从服务到体验,日系老字号都孜孜以求,不仅服务本土消费者,也成为旅日游客的心头好。
欧美的老字号也为数众多,下至零售品牌可口可乐,上至奢侈品牌爱马仕都是百年品牌。它们永葆青春的密码是:精神内核在延展,服务内容在升级,顾客沟通在迭代,品牌形象在刷新。
而在中国,也同样具备一批优秀的老字号企业,像95岁的广州酒家,99岁的五芳斋,它们从不恃宠而骄、高高在上,而是常变常新、贴地经营,积极依托线上线下,开放拥抱电商零售化,虽然已近百岁高龄,依然保持20岁的年轻。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商业文明不断发展,消费观也不断迭代,从果腹到品质,从追逐品牌到追逐品牌价值,再到追求优质性价比的发展大趋势,日新月异常的市场早已容不下倚老卖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