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短时间内对于各行各业的冲击已然造成,包括餐饮在内的服务行业首当其冲。一条又一条的“餐饮关店潮”“餐饮企业资金支撑无法超过3个月”等类似消息冲进手机中,让人看得胆战心惊,不少餐饮人也不得不搞起了副业。对于并不清晰的未来,他们开始怀疑,这个行业是不是真的玩不下去了?
倒也未必。理由不是“人总要吃饭”,而是人都爱“面子”,餐饮便是“面子消费”当中极其重要的一项。
为什么说需要“面子消费”?
说起餐饮的“面子消费”,脑中浮现的,无非是油腻的中年人花大价钱吃吃喝喝,目的并非美食本身,而是为了向外呈现自己某种成功。我们不去评论这样做是否“政治正确”,但其为餐饮带来的收益确实是肉眼可见。如今一顿饭吃个几十万的消费现象再难有,但基于“面子”的餐饮消费却从未停止。
为食客带来幸福感
面子消费不只是金钱而已。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有人为了积攒朋友圈素材,选择花几个小时排完长队吃上一顿文和友的小龙虾?又为什么会有人明明自己不爱吃鱼,却会用一道个头超大的剁椒鱼头招待来湖南游玩的朋友?对于中国人来说,饭局远远不只是“吃”那么简单,它自带的社交属性,注定了餐饮消费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只是个人行为。
无论是社交达人为了塑造自己友好大方的形象,还是人们在朋友圈拍下一张张食物照片并配上精心准备的文字,想要营造给他人“资深美食博主”“生活丰富多彩”的形象,其实都是在塑造自己的“面子”。这很可能也是许多人除了饱腹之外,选择走出家门在外就餐的理由。
带来消费,也为餐饮人提供思考方向
“面子”消费,对于个人来说,能够给个人带来生活的幸福感;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同样也是一件好事,有消费需求,就能使行业保持发展的动力。举个例子,曾经在费大厨辣椒炒肉出现以前,辣椒炒肉这道菜大多数情况下很少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它实在太过于普通,普通到在任何一个餐厅都能够吃到。但费大厨在其中加入白木耳的做法,让首次进入店里用餐的人感到“好用且有趣”,甚至离店之后也许还会跟他人强调,“我跟你说,今天我发现了一个店,他有道菜的做法是‘独家’,别处吃不到……”一道菜能够让食客产生“他人不知道,但我知道”的优越感,自然也乐于借此来提升自己在社交环境里表现的美食品鉴“专业性”。餐饮人常常喊着要创新,但大多基于自我意识,如果能从食客的这类需求出发,倒也是个方向。
如今在辣椒炒肉中间加入特殊食材的做法已经很普遍了
此外,这样的食客越多,带来的消费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样的,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餐饮人也会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当餐饮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食客的某种心理需求,那么餐饮也能够从中获得利益,双方都能得到满足,这才是一个健康且能持续发展的闭环。
疫情会打破这场平衡吗?
疫情防控告一阶段,眼看着餐饮却还未迎来往日的繁荣,堂食受限,收入直线下降,不少餐饮从业者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而另一边,是慎之又慎的食客。有人担心,经此一难,如果餐饮人元气大伤干脆都“撒手不干”,又或是食客居家吃饭成了习惯,未来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如果疫情真的能将食客餐饮需求从“面子消费”打回“求生本能”,饮食文化变成盒饭文化,或者才是这个行业真正艰难的开始,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至于。近几天,许多餐饮门店在准备开业事宜,他们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与食客一起,等待着这个“迟来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