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字辈的人都很生猛。 昨天同一天,两位张勇都宣布了在人事上的大计划:阿里张勇宣布废“太子”,海底捞张勇宣布立“太子”:启动未来10到15年的领导人才选拔计划,为“四大金刚”及高管团队的远期退休计划提前进行人才储备。
2、两位张勇同时打响的是价值观和组织保卫战 。阿里蒋凡“瓜落”,和此前出现过的“挥泪斩卫哲”、“中秋月饼事件”等触及阿里价值观的事件类似,涉事者无一幸免。海底捞张勇宣布的退休和接班人计划,窥斑见豹,能看到海底捞的组织密码。
3、接班人要“三高”: 性价比要高、手眼“双高”。张勇在内部公开信中排除了三个人:联合创始人施永宏、CFO苟轶群、COO杨小丽,因为他们太贵,性价比不高,对接班人的画像是:爱海底捞,业务熟练,又能洞察人性。
4、创始人要“三低”: 深谙人性是海底捞能把服务做得登峰造极的密码,也是张勇对上上下下的一致要求。在餐饮这门“人的生意”中,多数企业在洞察人性上都是刻板生硬的理科生,海底捞则堪称博士学位的文科生。张勇对创始团队的要求是:做人要低调,做事要接地气,像海绵一样贴地学习,不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5、干部“一限一创”: 店长是决定海底捞门店动能的核心,区经理是店长背后的“家族长”,张勇在内部信中说,去年10月对家族长以上干部的收入实行了“限高令”,不论他们多么努力,收入都会被控制在一定范围,想拿得更多?那要去干新事:干没干过的,去内部创业。张勇在用机制调节整个组织的活力,把干部从舒适区逼向学习区。
6、基层系统绑定: 双手改变命运,是海底捞在真实践行的价值观,17岁被张勇160元挖来,如今身价40亿的杨小丽,是其中的典范。张勇说,让自己每天忙碌的是“机制,永远在研究机制”,因为“我怕风停,我就摔死了。” 师徒制、亲情化管理、计件制等是海底捞让每一个服务员都那么努力的机制密码。
7、真实接地气: 海底捞是深谙人性的文科生,但同时又是算账一流的理科生。张勇最反感“亲情大哥”的人设,对于新员工某些想象中的亲情演绎,张勇曾大泼冷水:“我说拉倒了,你去看一下《资本论》,就知道我是怎么剥削你们的。”
8、把账算清楚: 生意就是生意,生意的本质就是算账。张勇曾坦言“我只有把账算清楚,你一个农民才可能在北京买房子。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得打竞争对手,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
9、中国合伙人典范: 海底捞1994年由张勇同女友舒萍、技校同学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凑8000块创立,四人是平分股权,但后面三人陆续被张勇请出,2007年,张勇以原始出资额的价钱买回施永宏夫妇 18%的股份。北大教授黄铁鹰问施永宏,你怎么容忍得了?施永宏说,“不同意能咋办,一直是他说了算。”
10、 对于中国式合伙人,合久必分是真的,分久必合是鬼话,但海底捞团队无疑创造了神话: 四位联合创始人如今控制着8家重要的产业上下游公司,牢牢地把控了火锅全产业链的7大环节(调味品、食材、供应链、管理、技术等)。施永宏曾说,合伙就像跳交谊舞,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事业盘子小,你占50%又如何?事业做大了,你占5%又何妨?
11、为什么学不会海底捞: 大家都说,海底捞你学不会。为什么?张勇对内部问题的总结同样适用于外部:“很多管理者掩耳盗铃,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故意不看,当然学不会。我们要冷静看待一些东西,不能因为大家都说好,就把好的一面夸大。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多人闭着眼睛,你说:把眼睛睁开吧,他就不睁开。”
12、企业想做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产品、供应链、门店运营、品牌,到组织结构、人力培训、上岗、薪酬体系、管理等方方面面,哪一个环节都少不了心力的投入和精力的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