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餐饮如今恢复得如何?
昨日,小编采访路过北京龙湖长楹天街,它堪称京东的“美食集结地”,餐饮占比达到33%以上,是北京购物中心中餐饮区域最大的,包含Uncle5、印巷小馆、南锣肥猫等超过百家餐饮品牌。
为了看看究竟商场餐饮复苏的怎么样,我们在下午两点左右,逛了长楹天街的各层餐饮美食档口及商铺。
粗略统计,整个商场餐饮恢复营业大概100多家 ,餐饮店堂食复功率基本达到70%以上 ,但每一家的顾客依旧屈指可数,少得可怜。
四楼、五楼正餐很多疫情前人气比较旺的大品牌,如印巷小馆、uncle5、七爷牛腩都还处于歇业状态。
只有大品牌KFC 、星巴克、喜茶等人气稍稍回暖,在服务员多过顾客的商场里,餐厅想要复苏依旧很难!
地下快餐小吃服务员比顾客多,KFC人气最旺
商场进门所有人员都需要体温检测,其中大多商铺都开了,但是逛商场的人确是三三两两,买东西的人很少,基本都是闲逛。
负一负二层的地下美食街,以往都是最热闹的,但是现如今只有星星点点两三个人,更多的是服务人员。
地下一层的KFC,算是整层顾客最多的店了,点餐加上堂食的顾客,差不多有十多个人。
而对面的味千拉面却无人问津,空空荡荡,入门门玻璃上张贴了防疫措施和注意事项,店内只有服务人员在岗位上等待顾客。
地下二层还没进去,就看见各个店铺的打折促销活动广告在门口立着,吸引顾客。
和府捞面店内有两个顾客在就餐,工作人员也只有三位,一位收银,一位服务,一位负责后勤整理。
犟骨头只有一位顾客在堂食。
醉面店里,有三四位顾客在堂食,一人一桌,保持距离。
这一层,还有很多餐饮商铺处于歇业状态,比如羊汤店,清真小吃档口,其中茶饮店歇业最多,甚至有的已经搬空了,貌似永久关门不干了。
很多餐厅老板都坐在自家店里聊天,没有顾客的时间,也只能这么度过了。
现场观察:
地下一层和二层走了一圈,发现大多数商户都开了堂食,但只有零星几个顾客匆匆走过,部分店铺堂食的也只有一两个顾客,十分冷清,往深处走,还有很多商铺处于关门未营业状态,唯一有人气的只有KFC这样的快餐大品牌。
一层星巴克人气最旺,喜茶两三人排队,乐乐茶无人点单
疫情前排长龙的喜茶,如今人气虽然回暖,但是不比从前,堂食的有六七个人等单,手机点单排队也只有两三位等待。
星巴克人气最旺,成了全商场店铺中人最多的,防疫程序很严格,要扫码、测温、登记,等饮品也要保持一段距离。
乐乐茶堂食只有一位顾客,店内基本都是坐着歇歇脚而不点单的顾客,吧台有外卖人员在取餐。
在商场一层,见到最多的就是外卖员,坐在一起等待接单。
现场观察:
茶饮虽然最先复苏回暖,但是商场中的餐饮大品牌依旧无法赶超从前,单量上并没有迎来报复性增长。
四层正餐区,uncle5、印巷小馆等部分知名餐厅还在歇业中
西贝处于闭餐时段,但根据问询外卖较多,堂食依旧顾客很少。
四楼的东侧西贝这一边商铺开着的多一些,整体环境显得明亮一些,而西侧灯光较暗,店铺歇业中的比较多。
Uncle 5是经典杭帮菜外婆家旗下的子品牌,延续了外婆家味道清淡的特点,目前也处于歇业中。
印巷小馆也大门紧锁,歇业中,暂未开启,不见了昔日的顾客盈门。
云季小馆的卷帘门已经下放,似乎很久都没有营业过了,里面漆黑一片。
太二酸菜鱼,行运打边炉依旧在装修中,疫情之下何时开业还是个未知数。
特色品类黑鸡小馆,只有一位顾客在店内吃饭。
绿茶餐厅门口只有外卖小哥们,在苦苦盯着手机等待接单。
现场观察:
四楼正餐品牌大多堂食已开,但人气比以往还要差一大截,仍在装修中的大品牌开业遥遥无期,而其中很多知名品牌也处在歇业中,堂食人流量多一些的基本都集中在火锅、烤肉等品类,但烤肉店实行分桌,两人一桌,对想要聚会的顾客还是限制颇多。
五层影院区附近,餐饮受影响最大,人流量最少
因为处在影城旁边,影响较大,陈小春的七爷清汤牛腩也处于歇业中,暂未开启。
特色美食档口已经拉上卷帘,也处于歇业中。
呷哺呷哺店铺内只有服务人员,没有就餐的顾客,位置处于角落里,离得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招牌。
广东餐厅何贤记,店内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灯光也较暗。
现场观察:
处于影城附近的餐饮店影响最大,歇业的居多,以往多是靠影城来拉人气,但现如今影城封闭,人流大幅减少,吃正餐的朋友也只停留在地下和四层,到五层就餐的人很少。
总结:
经过走访发现,虽然无论是商场还是餐饮店铺,都在通过各种打折券,促销活动吸引客流,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商场的人流量依旧很少。
商场对出入口也进行管制、防疫、体温检测,引导消费者有序出入,电影院、休闲娱乐还未开启,这也是人流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从餐饮店铺的恢复情况看:大品牌快餐类如KFC等复苏较快,而一些中式快餐、小吃档口堂食虽然恢复,但顾客较少,一些小店铺暂时歇业尚未开店。
茶饮虽然是最先回暖,但单量还是与以前差距甚远,长龙式的排队等餐还未出现。
正餐区受影响最大的是影城附近的店铺,很多大品牌也处于歇业观望中,部分区域灯光都未开启。
虽然随着复工人员越来越多,商场逐步复苏,但是现如今很多品牌受成本影响依旧无法开业,休闲娱乐等项目尚未开启的商场,想要恢复人气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