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潜藏已久的餐饮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不少消费者选择全家出动“尝鲜”。
作为复工后的首个小长假,清明小长假期间的消费热潮极大恢复了餐企的经营信心。
孙一聪/摄
01 南京:“家庭消费”占主流
在南京一家老字号餐饮店,负责人表示,生意有了很大起色。“现在人流量增加了20%到30%,翻台三四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旅游的客人还是比较少,复苏到80%了。”餐饮店负责人李经理说。
绿柳居堂食消费恢复到往常节假日营收的60%。“虽然我们只开放了8个包间,但这3天每顿能有6个包间被使用。全是家庭消费。都是因为春节没有走亲戚,借着清明扫墓好几家出来相聚的客人。”
“榕树下”是大蓉和餐饮旗下一家大众餐饮品牌,宽敞幽静的户外用餐环境很受亲子家庭欢迎。“清明小长假家庭消费很多,户外就餐,小朋友自由些。”大蓉和董事长张恒告诉记者,这个小长假,榕树下营收已经恢复到往常节假日的60%到70%。
02 四川:小吃、夜宵逐渐回温
4月5日,作为传统餐饮一条街,很多餐饮店都已复业。位于德胜路和滨江路口交界处的天府汤王,上座率达到了一半。
入夜,小吃街、夜宵店开始热闹起来。位于中心商业区的美食一条街,前来吃田螺、米粉、烤串的人络绎不绝。
时下正是小龙虾上市期,一些夜啤酒店又开始销售各种美味小龙虾。
位于遂宁市河东新区的123夜宵店,复业1个月来,已逐渐恢复到疫情前八成的上座率。
“清明小长假期间,包间和大厅都是满座。”该店负责人介绍。
03 北京:堂食回暖 部分餐厅出现等位现象
4月6日中午11时左右,新京报记者在常营华联购物中心金岸海鲜自助餐厅看到,该店尚未到开餐时间,门口已有多位消费者排队等候,且持续有消费者前往拿号等待就餐。
11时30分左右,同一楼层4月5日刚恢复堂食的海底捞餐厅靠窗座位也已基本坐满,据该店经理马燕介绍,当时已接待了二三十位顾客。
而在一条马路之隔的长楹天街商场,餐饮业复苏迹象也同样明显:中午12时左右,阿香米线、呷哺呷哺、湊湊、西贝等餐厅内就餐人数明显增多,江边城外、大渔、比格比萨等门店还出现了等位现象。
不过,由于尚处在疫情防控期间,出于安全考虑,北京要求各餐饮服务单位确保餐位间隔在1米以上,且不可接待多人聚餐,因此各门店实际开放餐位仅有一半或更少。
04 多举措刺激消费 餐饮消费券立大功
据悉,前期南京市发放餐饮消费券对餐饮市场的恢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餐饮券的带动下,很多餐饮企业的销售都出现了提升。
为了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南京、济南、宁波等39个地区发布了消费券政策。还有很多地方在持续跟进发放费劵。
江西省商务厅也将面向全省发放2000万元餐饮电子消费券。
据介绍,电子消费券将发放30万笔,其中,50元20万笔,100元10万笔。
活动采取个人申领集中摇号方式,消费者4月11日至15日可通过支付宝搜索“赣服通”参与报名申领,4月16日集中摇号,电子消费券有效期为1个月。
消费者单笔消费100元以上(含100元),可一次性全额使用50元电子消费券;单笔消费200元以上(含200元),可以一次性全额使用100元电子消费券。
目的是充分撬动市场各方力量,促进餐饮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降低疫情对餐饮业发展的影响。
清明假期并非传统的消费旺季,但在释放消费潜力和促进消费回补的大背景下,很多餐饮企业、商贸综合体也正在借助清明时令菜、促销活动拉动淡季餐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