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抗击疫情进入了下半场,各餐厅都在等着开门回春,它就“提前退场了”!
这个1992年就创立的连锁餐饮品牌,扎根中国19年,曾秒杀各大商场的同行,是昔日名号响当当的“排队王”,如今11家店将全部关闭,不得不全面退出中国,落寞收场!
它就是曾经叱咤风云日本餐饮品牌——和民居酒屋!它也是疫情发生以来,首家从中国撤退的日本企业。
疫情真的是压倒和民的最后一根稻草么,还是另有它因呢?
风光无限!
曾坐拥42家门店,家家都是“排队王”!
虽然现在遗憾退出,但是曾经的和民也是十分辉煌的!
1、打通一二三全产业链,稳坐“日本餐饮巨擎”宝座多年!
在中国屹立了19年的和民,早在1992年就在日本创办了,至今已经28年!
1996年和民在日本证券业协会挂牌上市,绝对是让人竖起大拇指的企业!
不仅如此,和民成功打通日本一二三全产业链,工厂、养老院、便当外卖等各个领域都成绩斐然,是覆盖全日本餐企帝国!
在日本无论是餐厅还是便当都是人们心中的前三名,便当产业更是曾经创下日卖12.9万份的成绩,稳坐“日本餐饮巨擎实”宝座多年!
2、屹立19年,巅峰时期开店42家,被称为“日料霸王”!
日本成绩惊人,发展到中国业务能力也是杠杠的!
2001年和民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深圳,巅峰时期在中国开店42家, 上海、深圳等顾客人数高达上百万,不少粉丝说:排队人太多,2、3个小时是正常情况!
不仅是开店数量多、受欢迎,位置也是绝对黄金地段了:上海陆家嘴正大广场、长宁龙之梦、和民都有店铺,在日本料理连锁品牌里都可以说是排得上号的,很多媒体还给他贴上“日料巨头”、“日料霸王”的标签!不少顾客更是将和民称作“成长伴侣”!
2016年,和民集团还宣布要重组中国业务,计划与海航集团旗下的餐饮企业新设立合资公司,将店铺经营由直营方式转换为合资加盟方式,将加速在未进驻地区开店,计划尽快将中国大陆的店铺数量增加3倍,达到100家!
3、11家店将全部关停,春天前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然而,在和民进入中国的第19个年头,官方却宣布全面撤退的消息!
2月5日,和民集团发表声明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其在中国的店铺营业时间缩短,来店顾客数量以及销售业绩都呈大幅下降趋势,加之对疫情结束时间无法预估,将在今春前退出中国市场。此次将关闭该集团在中国内地仅剩的11个门店中的7家直营店,其余4家因合约问题无法立即停业。”
昔日“日料霸王”跌落神坛,真的是疫情的锅么?
以和民的资历,绝对算是老牌餐厅,按理来说应该拥有更高的抵御风险能力,为什么官方却决定全面撤退呢?
1、日料馆子遍地开花,和民不再吸引眼球,客流被稀释
虽然说19年前,和民就来到了中国,但是随着中国餐饮的不断壮大,日料餐厅在中国进入了红海竞争!
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指出:日料在中国餐饮市场的营业额位列第八名,市场占有率高达4.5%,高于除了川菜以外的中国七大菜系。日料还超过了韩餐(第11位)成为在中国排名第一的外国料理。
原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和民都是日料的排队“扛把子”,排队2、3个小时那是正常情况。
但是慢慢的,日料馆子在中国遍地开花了,在新店林立的时代,特色餐厅不断吸引人的眼球,小而美的餐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和民客流逐渐被市场其他日料店稀释,尤其是近几年,和民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口碑被很多同行餐厅碾压!
传统的居酒屋渐渐不再吸引顾客了,但是和民依然保持不变,被其他特色店铺抢走客人也是意料之中!和民再也不是曾经“称霸王”的时代了,想达到100家餐厅的愿景自然也难于登天!
2、品牌老化停滞不前,错过年轻人消费崛起的红利!
现在开餐厅,谁不是瞄准年轻人的喜好,但是和民由于“日本基因”,瞄准的却是老年人生意!
日本是名副其实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为了赚退休金丰厚的老年人口袋里的钱,和民的一开始整体战略都是倾向于老年人的,食物、包装都以老年人喜好为准,一开始这确实让和民赚到不少钱,不断全球扩张。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些年不仅是中国消费主力军逐渐年轻化,日本也是如此!
面对逐渐崛起的青年消费群体,和民主营的居酒屋业务没有及时调整策略,不仅在中国水土不服,在日本的成绩也是一落千丈,使得品牌形象趋于老化。
3、转型失败!“提价不提质”,丧失原有客群
2015年,和民的单店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0.4%,店铺数量也在慢慢减少!
营收报表不好看,和民也在不断挣扎、不断升级改革,没想到却一步错步步错!
想跟上餐饮消费升级的浪潮,把整体菜价提升15%,用新鲜的鱼类食材吸引顾客,人均直逼150元,想向再高级一些的日料店转型。
没想到产品板块却没有跟着单价上涨而升级,“性价比太低”“量少钱多”都是老顾客、老粉丝给和民的标签!
不仅如此,为了凸显升级,和民把菜品繁琐化,烹饪过程更加复杂,强调质感。
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后厨运营和服务质量却没有跟上,导致上菜速度非常慢!这在追求速度和便利性的年轻消费者眼中,成为一个很大的失分项,屡屡被顾客吐槽,进一步加剧了顾客的流失!
(和民最一开始吸粉和他的跪式服务有很大的关系,人人都觉得和民的服务如沐春风,但是如今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一系列的问题,集团虽早有了撤退之心,最后一波仗也没打好,伤了老顾客的心,以后是否还有补救的机会呢?)
和民想办法自救没毛病,但是这样提价不提升服务质量和细节,必然会让顾客失望!
总体来说,餐厅方向调整不明晰,缺乏对于市场的把握,同时在运营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做到配套调整,转型失败,最终业绩的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4、营收每况愈下,集团力不从心,只得惨淡撤退
其实纵观来看,和民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日本集团本就因为战线过长导致管理困难,海外市场更是转型失败举步维艰!2016年,和民的海外市场就亏了2个亿!
本身就经营不善,业绩年年下滑,从高峰期的42家店慢慢减至11家,最近几年都在陆续关店。再加上突发疫情,全国餐饮都受影响,和民再也无力回天,只能遗憾说再见了!
小结:
很多餐饮人说:“死在2月份的公司是早就该死了的,大多数都不是因为疫情活不下去,就是有个台阶下而已。”
的确,这一次疫情成为了检验餐厅的“照妖镜”,平时功夫没下到位的餐厅,才会毫无生存能力,不能完全甩锅,疫情可能只是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变则通,不变则死!不单单是和民一家,在其他很多餐饮企业身上都能看到和民的影子,但是真正做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选择恰当战略的毕竟还是少数,这还要看企业所处的阶段和管理团队的操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