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到来之前,麦当劳迎来了一次“大甩卖”——不是汉堡打折,而是被自己的大股东“转卖”了。
1月8日,麦当劳中国的最大股东中信股份计划以21.71亿元人民币的底价转让其所持有的麦当劳中国约22%的股份,此外还包括一笔附加债务,有意向购买的受让方需为这笔股权转让支付至少36.98亿元。
这多少有些令人惊讶。就在两年前,中信股份经历了一场竞争激烈的竞标、豪气冲天地以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拿下麦当劳中国经营权,管理当时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超过2700家麦当劳门店。
01 金拱门复杂的股权故事
麦当劳早在2016年就表示,计划出售中国内地与香港未来二十年的特许经营权,这块“肥肉”也引来了不少意向购买方。
2017年1月,中信股份宣布,联合中信资本一起成立一家名为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的新公司,新公司将联合美国知名投资公司凯雷集团,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成为了未来二十年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在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成为了麦当劳中国的大股东,掌握52%的股份,凯雷与麦当劳分别持28%和20%的股权。
此次,中信股份计划出售2.31%的股权,折算下来,就是要出售麦当劳中国22%的股份。在股份转让完成后,中信股份仍持有麦当劳中国约10%的股份。
02 麦当劳“只租不卖”
麦当劳当年出售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洋快餐不再像以前那么受追捧。
第二是麦当劳自身的业绩压力与新CEO的业绩承诺。麦当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在2015年上任时承诺,将致力于提高公司资本收益率、转换为轻资产运营模式,大力推行特许经营模式是其中的关键办法。
在中信正式接手后,麦当劳定下的“五年计划”是中国内地餐厅数从2500家增至4500家,开新餐厅的速度从每年250家提升到每年500家,到2022年底,将有约45%的麦当劳餐厅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提供外送服务。
从这份规划可以看出,在拥有了本地运营方后,除了产品、运营上的加速本地化,麦当劳还希望能够加快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加快门店布局。
那么,中信入主的这两年,麦当劳中国的业绩如何?
在2019年10月的“麦麦全席”活动上,麦当劳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透露,2019年,麦当劳在中国的新开餐厅数量将持平或略高于去年的423家,其中开在三四线城市的餐厅大概占50%。从开店速度上来看,头两年并未达成“每年500家”的目标。
除了业绩不够给力外,中信的“甩卖”或许还有资本退出路径方面的考虑。
不同于百胜中国的独立分拆、上市,麦当劳总部与中国区的连结更加紧密。出售特许经营权后的这两年里,麦当劳中国难言“独立”,上市计划更是始终未见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