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老年餐“最后一公里”真不好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北京晚报
核心提示:直到现在,张海东还经常能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你们的老年餐什么时候恢复啊?”对此,张海东只能苦笑。因为长期亏损,他的“北京养老餐”微信平台只好把业务暂时停掉。......

直到现在,张海东还经常能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你们的老年餐什么时候恢复啊?”对此,张海东只能苦笑。因为长期亏损,他的“北京养老餐”微信平台只好把业务暂时停掉。许多老人却无法理解:“这么多老人要吃饭,怎么会赔钱呢?”

记者了解到,虽然老年餐帮助老人们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既经济实惠又安全放心,但是因为在“最后一公里”上面临着配送成本高、难以享受养老补贴政策等一系列困难,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一些社会餐饮企业更是“有心无力”,只能无奈放弃。

老年餐“最后一公里”真不好走

配送

一份套餐25元

配送费最贵19元

送份餐赔5块

一年亏损近百万

张海东是北京丽辉达快餐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北京养老餐”是公司去年推出的一个老年餐订餐平台。从去年9月到今年10月,一年的时间,公司的老年餐业务就亏损了将近100万元。这让他十分无奈。

为了做好老年餐,张海东成立了一个十几人的部门专门负责这项业务。这个部门有专门的营养师,负责老年餐每天的营养搭配。他们的主流产品有两个价位:25元套餐,包含四个菜,一个主荤、一个半荤、两个素菜;32元套餐,包含六个菜,两个主荤、两个半荤、两个素菜。每份套餐,都包含主食、酸奶和水果。

从价位来看,似乎看不出什么问题。做老年餐,也不用投资新的生产线,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在配送环节。张海东介绍,公司每天能有将近两千份老年餐的订单,乍看上去,似乎还不错。但是,两千份订单全部来自北京,这就让本还算可观的数字一下子成了负担。

丽辉达公司的中央厨房在朝阳区金盏西村,位于东北五环外。做好的老年餐要送到老人手中,就必须有专门的队伍进行配送。张海东租了20多辆面包车,保证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把餐食送到各个配送点。他们还与美团、达达等公司合作,确保能够把餐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和普通的外卖不同,老年餐的配送费用都是由企业承担,订餐的老人不用花一分钱。

两千份餐,两辆面包车就足以装得下,为什么要用20辆呢?张海东无奈地表示,因为老人的订单太分散了。他说,他们每天需要把老年餐送到六七十个配送点,而一个配送点可能也就有二三十份订单。

“我记得配送费最贵的一次,居然达到了19元钱。我们一份餐才多少钱啊!”丽辉达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老年餐本来就是微利,但在这种情形之下,做一份就意味着赔一份,算下来,平均一份餐就要赔5块钱。

张海东说,为了做好养老餐,他们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记下每一位老人的特殊要求,由专人进行统计、分类,而老年餐用的餐盒,也都是可以在微波炉里加热的。今年下半年,随着各种物料价格的上涨,他们终于扛不住了。“这100万就当我们为公益事业做贡献了。”

老年餐“最后一公里”真不好走

特例

配送区域“定点”还有专门补贴

生意红火也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老年餐是刚需,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价格上存在“隐形天花板”的老年餐来说,配送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张海东坦言,正因为此,许多快餐企业都不愿意涉足老年餐,一些老年餐曾经做得很不错的企业,也都相继暂停了这项业务。

而在海淀区的甘家口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该中心是海淀区第一家老年餐制作和配送中心,面积共900多平方米。最低只需要13元,就可以在这里吃到一荤一素的老年套餐。多添3元,还能再加一个半荤半素的菜。从7月正式运营到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座“老年食堂”。中心负责人邓红帅介绍,中心平均每天要接待一千多位居民用餐,其中六成以上是老年人。有时候,连二楼的座位都能坐满,由于人手不够,他们还要请小时工来帮忙。

除了接待老人前来用餐,中心每天还要配送1200多份老年餐,其中300多份需要上门配送。他们是如何解决配送问题的呢?邓红帅表示,该中心目前的配送区域仅限于甘家口街道辖区,这就大大节省了配送成本,“我们配送的重点主要是辖区内的7家养老驿站,由驿站进行分餐。对于那些腿脚不便、无法下楼的老人,街道则组织了一支社区服务队送餐上门。服务队上门一次的费用是两三块钱,老人也承受得起。”

邓红帅表示,他们配送的老年餐绝大部分是午餐。“许多老人的子女因为上班无法回家做饭,我们这属于为子女分忧。”但是,生存的压力却始终存在。邓红帅表示,中心目前也仅仅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离盈利还差得远。

“做老年餐不挣钱。”邓红帅坦言,虽然看上去生意红火,但要想生存下来也并非是一件容易事。据了解,甘家口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是政府出资租赁、第三方公司改造运营的模式运行,政府负担房屋租金,另外还有专门的补贴,如此才使得这里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30%以上。

邓红帅表示,他们也曾经想过扩大配送范围,但是配送范围扩大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订单量来支撑,才可以“多销薄利”。他认为,对于老年餐供应商来说,政府部门的扶持至关重要。

老年餐“最后一公里”真不好走

声音

老年餐不盈利

“吃饭难”难解决

重视“最后一公里”

政府补贴方式能否改变

“对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政府扶持力度大了,企业才能有发展,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做好服务。”邓红帅表示,目前市场上做老年餐的企业大都规模不大,政府如果有政策和补贴方面的支持,往往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业内人士认为,因为不盈利的缘故,老年餐一直做不起来,许多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依然面临着“吃饭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在补贴方式上做出改变,要么加大对老人的补贴力度,提高餐标;或者直接补贴老年餐企业,让其能够盈利,保证服务的可持续性。

去年年底,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多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1+X”、养老服务机构助餐配餐、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助餐配餐三种服务模式,突破了原有老年食堂概念,从更高层面、多元化视角来构建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让张海东们倍感失落的是,《意见》建立了助餐补贴制度,但社会餐饮企业并不在可享受运营补贴的养老助餐服务单位之列。

《意见》还提出建立起政府、餐饮企业、互联网平台三方信息对接和协同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营养配餐、网上点餐服务。在如何降低配送成本、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上,《意见》提出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伍,重点为居家“三失一独一高”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志愿助餐配送服务。

但是从目前老年餐的整个配送环节来看,仅靠志愿者显然不够。

“我们毕竟是私人企业,需要盈利。”张海东表示,在当前老龄化已成为基本国情的大背景下,老年餐已经成为一种刚需。但是,在需求和供给之间,需要政府搭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平台,让有爱心的企业愿意进入,敢于投入。他说,这个平台可以整合订单信息,了解老人的真正需求,避免订单过于零散。另一方面,建立平台还有利于对社会餐饮企业进行监管,保证老人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对于企业来说,订单比较集中,配送就不再是问题,基本上就节省了成本的一大半。企业的负担减轻了,就可以专心从事这项事业,老年餐的价格甚至还可以下调。

“遗憾的是,现在这个工作都是由企业来做。”张海东说,他们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搭建了一个微信订餐平台,但一家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他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适当地对生产老年餐的社会餐饮企业进行补贴,这样或许可以“留住”一部分企业。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