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入场的创业者,一定要懂得做配套的细分领域,而非一味地模仿。
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暂时成为雄鹰,但其实完全可以成为站在雄鹰身上、借力飞翔的那只麻雀。
如果你要问当代年轻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最喜欢晒什么的话,美食应该能排到前三。
比如美食节目《人生一串》、《舌尖上的中国》,一推出就大受年轻人欢迎。
除了热门的网红美食网红餐厅外,新生代的食客,又把目光投向了最原始的餐饮形态——苍蝇馆子。
苍蝇馆子起源于川渝地区,却并非只有川渝地区独有。
无论是大排档还是路边摊,无论早餐档还是烧烤摊,这些个苍蝇馆子,都是中餐餐饮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餐馆虽小,但却诞生了不少的大品牌
比如海底捞,比如永和大王,当年都是路边摊发家,做成现在这样的规模。
只不过,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洋快餐以及对餐饮环境的高要求,苍蝇小馆似乎慢慢失去了原有的统治地位,淡出了视线。
到了今天,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日渐式微的苍蝇小馆,开始焕发生机。
据“饿了么”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杭州外卖订单量最多的餐厅,不是什么响当当的连锁餐馆,而是一家开在小区巷弄里名叫“老街坊” 的苍蝇小馆,它的外卖全年订单量高达15.29万份。
除了外卖平台,双微一抖的崛起,更是让一大批的餐饮小馆,成功转型“网红小餐馆”。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的地方就有商客。
在巨大的利益推动下,也有不少人摩拳擦掌,准备着开一间网红小餐馆来牟利。
而中华美食种类繁多,如何找到一个能让全国人民都喜爱的品类?
海底捞的崛起,似乎给了市场答案。
火锅,作为餐饮行业毛利率较高的代表,已然成为了不少人开餐馆的首选。
甚至在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清单里,第一志愿是奶茶店,其次便是火锅店。
虽然有这样的创业热情是好事,如果没做好任何准备就进场,必然会遭到市场反噬。
举个例子,潮汕牛肉火锅,在2016年突然火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加起来,1年内开出了起码1万家店。
只不过,这个大热的品种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关店潮的噩运,短短1年时间,仅在上海就有40%的火锅店亏损关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三年前,像是“黄焖鸡米饭”“小龙虾”“串串”这些品种,同样也是特别火,下场也特别惨。
而火锅店的生意,每年都有几万家开张,又有几万家关门。
数据显示,2017年火锅店数量从36万家下降到29万家。
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案例,其实都是品牌扩张过程中,不幸踩中“暗雷”的“受害者”。
而这样的“受害者”,数量并没有减少。
很多创业者,甚至很多公司在寻找新项目的时候,看到所谓的“风口”机会,往往会去盲目地跟风和复制。
我也曾经接触过很多老板,当看到别人做汽车美容赚得盆满钵满时,就去投资搞个场子,也去搞汽车美容;
当别人开火锅店红红火火时,又把汽车美容店盘掉,转头就去开了火锅店,结果本都没收回来。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今天我们不管是入什么行业、做什么品种,如果想要站得住脚,除了要保持敬畏心外,还需要做到这两点。
首先,一定要懂得抓住这个项目核心竞争力。
当然,不同的项目所在的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
就餐饮来说,西贝的董事长说过:餐饮最终竞争的就是供应链。
无论是餐饮,还是零售,或者是像共享单车这样的领域,都一定要有相应的供应链跟进。
前期可能不太重要,但在中后期,供应链一定会成为推动这些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
其次,中小企业切入某个行业时,最适合去寻找和别人那些配套的细分领域。
从而形成独特价值,而不是盲目地去复制跟风别的企业的做法。
比如对于潮汕牛肉火锅店来说,它扩张时的短板有两个,一是供应链、二是人才培养。
那么,新的创业者可不可以不去开火锅店,而是去开展一项专门培训刀工师傅的项目,或者专门开辟一个新业务,去为那些火锅店解决牛肉运输和保鲜的难题。
所以说,后入场的创业者,一定要懂得做配套的细分领域,而非一味地模仿。
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暂时成为雄鹰,但其实完全可以成为站在雄鹰身上、借力飞翔的那只麻雀。
说到底,美食是一门短暂的艺术,一道菜不可能多年保留而不改变味道。
更何况同样一道菜,在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段看来,又能得出不一样的感受。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过硬的产品质量跟消费者诉求,始终是永恒的真理。
尽管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我们也要拼尽全力,让那酒香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