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初夏的某个夜晚,西湖边的晚风尚且燠热。
uncle刚一见面坐下就问我:“你最近吃来吃去的,有没有吃到什么值得一去的餐厅?”
像是临时被抽到随堂测验的学生,我一阵紧张。
翻出了一张老师傅开的菜单——几道老底子的功夫菜,鲜少出现在杭州餐馆的菜单上,菜名或内容对我们年轻一辈已然陌生了。
uncle一眼看到重点:“有爆双脆啊,要是能把爆双脆做好,师傅算有功底的。”
敏锐、精准,好像一直都是我们眼里吴国平的特质。
毕竟在外人眼里,外婆家餐饮集团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样的体量,似乎从未在哪一个转向的十字路口转错弯。
整体方向把控准确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校准与试错。
不是没有走过弯路,而是在成功光环的笼罩下,这些细枝末节再难被人看见。
屡行屡试
每每复盘,吴国平就觉得一路走来,其实有许多不成熟的理念。
比如曾经的‘指福门’。
十几年前就能够跳脱开分店的思路,指福门是外婆家另起的一条副线,当时走的是中上价位和精致氛围的路线。
“当初是朋友们觉得外婆家需要排队时间太久了,问我能不能开一家贵一点但人少一点的餐厅,他们愿意买单的。”
最后事实证明,这样频次的消费者,不足以撑起此类型的店。
又比如‘第二乐章’。
“原本想做的是外婆家精简版,将两百多道菜品精简至一百道,餐厅面积也相对应减少。
然而单纯做同品类餐厅的简化版,似乎也走不通。
外婆家集团这一路走来,其实一直在试水新的类型。
有智慧的人不会禁锢于AB面的简单选择,他宁可自己趟一条路出来 。有新的想法且去尝试,市场自然会给你反馈,在反馈的基础上再进行调整。
“现在做新的品牌出来,也还是一种尝试,输赢不定的。”见过大海的人,才能有这样平和的心态。
中餐的标准化和去厨师化
中餐的用料一直是个模糊的变量,食谱中的“少许”、“一撮”、“适量”…到了各家大师傅手中就是一马勺下去,各凭经验和本事掂量。
不仅如此,中餐还讲究火候,哪怕能和老师傅抓取一样的用料,前一秒或后一秒下料,味觉灵敏的食客马上就能察觉。
外婆家想要打造的理念,是做每家每户每餐的厨房。
在这样宏大的目标下,吴国平想做到的,是尽量保持餐品的一致性,规范化食谱、降低厨师个体对餐品的影响。
高端餐饮可以做到个性化,但简餐和中端餐饮,是会向标准化发展的。
作为最早建立中央厨房的餐饮品牌之一,外婆家集团一直在向供应链标准化、环境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出品标准化等全方位去努力。
关于外卖
外婆家的外卖餐品不多,并没有像其他热菜品类店一样推出一人食的套餐,现在也仅限于在门店不忙碌的情况下开启外卖通道。
生意好、怕店里忙不过来服务跟不上固然是关键,吴国平对于外卖也有自己的坚持。
在他看来外婆家并不具备外卖的要素:
比起更偏向工业化流程生产的外卖,外婆家坚持现点现炒,时间成本与门店流动量不可控;
外婆家做的是到店业务,如果外卖和堂食同时下单,让堂食客人看到接连不断的外卖单子,会不会影响就餐心情;
更不论外卖无法平摊门店的房租和人工支出……
所以至今,外婆家只有8%-10%的客单才是外卖。
堂食
不盲目跟进,稳扎稳打是关键。
“外卖当然是要做的。”吴国平说,“但是要开外卖,现有的模式不适合,必须改良流程和产品。新的品牌在设计之初,就会把外卖的元素考虑进去。”
激流勇退
在创业者都尽力给自己给员工打鸡血的时代,很多人看到个退字,就觉得要山崩地裂了。
其实被时代挟持着前进容易,难得是能够在众人注视下有勇气停下脚步,给自己复盘和求稳的时间。
激流勇退,这个退并不是指退缩与停滞,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餐饮收入总额在2018年首次突破4万亿,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数字,连年递增的数值甚至给了许多外行涉入餐饮界的信心,但吴国平认为总额的增长并不能代表一切。
在未来,厨房可能只是辅助品,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到餐厅解决就餐问题,餐饮总额的增长是种必然。
然而消费者在增长,投资者也在增长,并且更为迅猛。
越来越多的人涉足餐饮界,各种结合时下流行元素的店铺层迭新开,资本的进入迅速孵化一些小规模的品牌。
长远来看,增长的速率其实在下降。
吴国平说,没有事物是能够一直飞速前进的。
包括外婆家,现在也到了停下来的时间,复盘过去、审视自我、重新规划。
在大环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要能够直面残酷现实,能够回头重审来路,能够放缓脚步蛰伏。
未来餐饮的走向
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简单的供求关系,到千禧年后市场逐渐细分,再到当下餐厅重颜值、注重流量传播与社交场合的搭建、着重于北上广深的先发布局。
吴国平认为未来的餐饮会回归自然、回归食材。
“很简单,打品牌的都想先开去上海,但上海有好的养殖基地吗?没有养殖基地如何能有好的原材料?”
“当大家都在高打高走、高举高打的时候,当人群蜂拥而至的时候,就要小心提防 了。”
中餐大多囿于食材的新鲜度,想要吃到好东西,是要往原产地走的。
比如上周吴国平开车一个半小时到安吉吃的鱼头和水库河虾,‘好吃得眼泪都快掉下来’,开餐厅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开在原产地上。
其次是细分化。食客需求多变,餐饮亦需多元来满足食客的需求。
未来餐饮的品类会越来越丰富,分割会越来越细致,如何以更深的立足点去扎根于品类,成为无可替代,是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至于未来是怎样的走向?
吴国平:“你就写打好基础,多练内功,少开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