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家餐饮企业纷纷出海,中餐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之一,但是中餐出海,有地域品牌,但缺少影响力的单一商业品牌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4月27日举行的中餐出海示范工程启动仪式上,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监事会主席武力介绍,目前海外中餐总数已经达到了近80万家,但是中国餐饮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依然面临政治经济、文化融入、税收、劳动法等多个方面的挑战,中餐融入当地文化的路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继海底捞、眉州东坡、花家怡园等知名中餐品牌纷纷走出国门后,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也在去年传出海外开店的消息。中国外文局此前发布的一份《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谈及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有52%的受访者首选中餐,其次是中医药和武术。
美团在去年也曾发布《中国餐饮报告2018》,报告提到,2017年至少有16个知名餐饮品牌奔赴海外开店。
走出去的品牌数量增加,但是影响力是否也随之增加?美国中华餐饮联合总会会长王志斌4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问题应从多个维度去解答。在他看来,中餐影响力必然是在加大,但是中餐单一品牌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影响力。原麦当劳高级副总经理、中国烹饪协会顾问蔡惟迁总结:“在国外,中餐更多的是中华料理的区域品牌,但是单一商业品牌的影响力却很薄弱。”
武力认为,海外中餐厅面对的是综合性的挑战,这里包括劳工问题、开店流程问题、供应链问题、管理问题、饮食习惯问题等等。
王志斌补充道,很多餐饮企业都在感叹,海外开店比想象中还要不容易。除了计划走出国门的企业外,已在海外深耕多年的餐厅也在面临其他方面的挑战,“比如接班的问题,以美国为例,有些一代移民是靠开中餐厅在美国立足的,但是他们却不愿意自己的二代继续接班。”
中餐出海如何解困?海外中餐厅又将如何保持生存力?曾经在麦当劳就职的王志斌认为,像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一样,开拓汉堡包这一个单品的市场、打造单品的影响力,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模式。“我们反观进入中国市场的米其林餐厅,相比麦当劳,更难赚钱,也很难做成连锁。”王志斌认为单一的品类或者单一的业态更适合标准化的操作,这也影响了扩张的速度。
“例如火锅,该品类就是非常适合做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探索,但是火锅是热的、烫的,这一点又不太符合外国人的饮食习惯。”王志斌补充道,中餐要想在海外市场实现规模化,还要找对既可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又符合当地居民口味的大单品。
王志斌进一步介绍,美国中华餐饮联合总会于4月27日启动了中餐出海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未来将帮助中餐企业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通过逐步完善海外中央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人员管理培训、中央厨房配送、供应链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出海企业快速、高效、优质的获取海外发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