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IPO昨日递交招股书,拟登陆纳斯达克,融资额未定。瑞幸咖啡的财务数据也首次公布出来。
其中,瑞幸咖啡在2018年的营收为8.4亿元(约1.25亿美元),营业亏损为16亿元(约2.41亿美元)。
瑞幸咖啡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78亿元,亏损5.518亿元(约8221.8万美元)。
为何瑞幸咖啡会大幅亏损?
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集中开店成本及大规模进行市场投放。
瑞幸咖啡2018年1月试运营。但到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宣告第2000家门店诞生,也标志着小蓝杯2018年全年开店计划提前一周完成。2018年12月底,销售了9000万杯咖啡。
再到2019年3月底,瑞幸咖啡已在全国28座城市铺设了2370家门店,并且累积了超过1680万交易客户。
可以看出,仅仅一季度,瑞幸咖啡完成新建门店297家。公司今年的目标是完成超过2500家门店,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这肯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才能完成。
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总营业费用为10亿人民币,其中仅商店租金和其它运营费用(这一项的其中一半多是店员工资)、材料两项就产生了5.6亿的成本,收入为4.78亿元,尽管有春节因素的影响,环比仍然增长了2.8%。
而且相比外界认知的外卖咖啡形象,从数据看,瑞幸咖啡主要是快取店,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快取店数量达到2193家,占比91.3%。
这不但打破了外界对瑞幸咖啡是外送咖啡的认知,另外也说明其效率更高,也是其区别于星巴克大店模式最重要的地方。
瑞幸咖啡的打法也非常老练,瑞幸团队复制了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的模式,在分众投放了大量楼宇广告,在城市主流人群中实现集中引爆。
汤唯代言瑞幸咖啡广告通过分众电梯媒体轰炸城市主流人群
瑞幸咖啡通过签下汤唯和张震两大当红明星,在2018年春节前后怒砸分众电梯媒体、分众影院广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消费者视野。
瑞幸咖啡的这种饱和攻击做法,形成了消费者心智固化,一下子树立起来了咖啡品牌,还切断了竞争对手重制瑞幸模式,走向用户心智的通路。
瑞幸咖啡是否会持续烧钱
当前,瑞幸咖啡在大量的办公楼、商业区和大学校园设置了快取店,其特点是,使得瑞幸咖啡在贴近目标客户的同时,能够以较低的租金和装修成本迅速扩张。
瑞幸咖啡2018年客户复购率高达54%,从目前看,随着规模经济逐渐显现,瑞幸咖啡的获客成本也在下降。截止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获取新客的成本从103.5元降低到16.9元。
瑞幸咖啡的促销费用从15.8元降到了6.9元,尽管受春节的影响,它的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430万人次提升到2019年第一季度440万人次。说明用户增长速度够快。
当然,瑞幸咖啡也不仅仅是提供咖啡,还提供周边食品,包括果汁、轻食、Boss午餐等,这进一步提高了瑞幸咖啡作为餐饮平台的想象空间,和未来盈利的可能性。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瑞幸咖啡扩店的完成,及品牌建设达到一定程度,规模经济进一步显现,瑞幸咖啡的成本与费用会大幅减少,到时候亏损也会大幅减少,会出现盈利的曙光。
当然,瑞幸能够持续烧钱,底气还来自于背后雄厚的资本支持力量,以及充裕的现金储备。
从招股书上可以看出,截止2019年3月底,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59亿元(1.73亿美元),加上最新获得的BlakRock等1.5亿美元的投资,瑞幸咖啡账上还有超过3亿美元现金。
招股书还披露了全球第三大食品巨头路易达孚与自己合资建厂,并将在IPO中认购公5000万美元股票。这可以看作是瑞幸咖啡的基石投资人。
毫无疑问,瑞幸咖啡IPO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更快的发展,筑起更深的护城河。
以下为瑞幸融资历程:
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大钲资本领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君联资本,愉悦资本跟投。投后估值10亿美元。
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再次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参与;
2019年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
IPO前,陆正耀持股为30.53%,为大股东;钱治亚持股为19.68%;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持股为12.4%。大钲资本显示为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投资人,持股为11.9%,愉悦资本居后,持股为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