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试一试,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王慧文依旧对很多事情都怀抱好奇心。
在很多美团人看来,王兴和王慧文这两位美团创始人都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某些能力,例如对事物的专注和好奇。王慧文的看法是,好奇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你不要去扼杀它就好了”。“很多人就是自我设限,导致最后没有达成原本能达成的成就。”
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好奇、不设限的特质,王慧文特别喜欢“试一试”。从团购起家的美团,在过去的8年里,“试一试”了外卖、酒旅、打车、充电宝、共享单车、电影票,以及无数个你未必知道的业务。它们中的一些慢慢撑起了这家公司近3000亿港币市值的内核,有一些已经被关停,还有一些,则被王慧文收纳到“没想好,还得再看看”的筐里。
每一年,王慧文研究一下、考虑要不要尝试一下的新业务,可能就有几十个。不过,“我们就试一试,你别想太多”,而非外界猜测的一开始就有一本正经的大计划。
众多的“试一试”,让美团逐渐成为一家无法被准确框定的公司。上市之前,对于它,人们讨论最多的是边界;而上市之后,这家公司又在通过各种方式补全自己商业帝国的生态。美团和阿里难逃一战,在此之前,美团还有很多的业务空白和短板需要弥补。
对于摩拜,王慧文说,美团曾经考虑过投资,但是最终发现只有收购才有意义。并且,虽然早就意识到共享单车平台无法独立发展,不过直到今天,美团依旧觉得摩拜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生意。
对于打车,王慧文说,还会继续尝试,不过之前一直没有对外说过会持续开新城。
对于饿了么,王慧文说,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前,美团曾“帮忙”抬高了一次价格。
而对于阿里,王慧文说,美团从不希望和任何人对抗,不过从阿里买下饿了么的那一刻起,正面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以下内容是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接受专访的实录 ,里面重点聊到了美团的各种新业务、摩拜、饿了么、阿里,以及上市。
聊阿里和饿了么: 阿里收购饿了么前,美团也出过一次价
记者:美团未来和阿里难逃一战?或者现在已经打得很凶?
王慧文: 现在肯定在发生正面竞争。我们做的业务,阿里都做了。外卖有饿了么,到店有口碑,我们做酒店旅行,它有飞猪、有淘票票,我们有小象,它有盒马,我们有B2B,阿里也有B2B,现在是完全重合。这是我们不回避的事实。
记者:听说饿了么想卖的时候来找过你们?
王慧文: 对,我们给开了价。阿里当时给他们开70亿美金,饿了么来找我们,我们开价90亿美金,饿了么拿着我们的报价又去找阿里,最后阿里给他们的成交价95亿美金。
记者:你们真的会想花90亿美金收购饿了么吗?有没有成交的可能性?
王慧文: 90亿美金还是值的吧,其实不会成交的,阿里有否决权,怎么可能让我们把饿了么买下来呢。我们只是觉得最初报价70亿美金实在是太欺负饿了么团队了,我们看不过去。
记者:阿里开完95亿美金后你们为什么不再报价一次?
王慧文: 怕真的成交了……
记者:饿了么说以后要打倒美团,所以你会觉得这个市场上只能容得下一个玩家么?
王慧文: 美团可以接受他们的存在,我们心态非常好。这样大的市场,这么刚需的需求,只有一家也不健康,我们还是要尊重自然规律。
记者:你们有预测过如果和阿里有所谓的一战,最快会是什么时候?
王慧文: 我们跟阿里冲突的时间表,根本不是美团决定的,是阿里决定的。阿里买饿了么那一刻,就已经和美团正式冲突了。
记者:我看到你们办公室里贴着条幅,少谈一点颠覆,多谈一点创新。但是外界似乎觉得美团更像是一家能颠覆的公司?
王慧文: 我们是商业助手,我们不做颠覆公司,我们现在连赋能都不愿意说,赋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我们是助手、服务员。
聊新业务: 我们就试一试,做不好就砍掉
记者:你们现在对打车这个业务有什么规划?之前有个说法是你们本打算在今年再开六城,但是后来暂停了。
王慧文: 没有这个计划。而且关于打车,其实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的规划那么清楚。不过很多人对这件事有太多的想象,很多报道也都不是真实的。外面还有一个说法,美团在南京试点打车业务时候,王兴在南京坐镇了一礼拜,这简直太搞笑了。
记者:听说打车业务在上海刚推出的时候,有人问你怎么处理和政府的关系,你说没想好,后来被政府约谈时,有人又问了你同样的问题,你说想好了。
王慧文: 前后关系可能不是这样的。那两句话我不仅有说过,我还经常说。他们问我一件事,很多时候我都说我不知道,我没想好。
记者:什么时间决定打车业务在新的城市暂时先不开了?
王慧文: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一直开新城。
记者:试到现在有什么新想法吗?
王慧文: 继续试。我们同时在试很多事情,只不过打车特别能吸引注意力而已。
记者:小象也算是美团的新业务,但感觉进展得不是很快,你们准备在生鲜这块和阿里密集交火吗?
王慧文: 其实我们并不从交不交火这个角度看事情,我们就是试试,看是否值得做。小象当然做得不快,我就试一试,为什么要快呢?我还嫌团队太快了,我还没有结论呢。
记者: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有结论呢?
王慧文: 每个业务差别很大。小象,我们现在的结论就是还得继续试。
记者:互联网领域,基本上挣钱的大业务都有知名的公司在那里。出行上下游你们会考虑吗,例如后市场?
王慧文: 考虑过,但没考虑出结论来。
记者:你们会想尝试一下做电商吗?通过闪购业务来做做试水?我观察到最近闪购上面有很多卖衣服、美妆和快销类商家,我还听说有人在闪购上买鞋子。
王慧文: 也在试。我们试不试它都在发生,就是有消费者在买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有的事你要做一个试的决定,有的事你要做一个不试的决定,它才会停下来,否则就会发生。但不要误会,别觉得我们什么事都想做。我也是今天刚知道有人在闪购上买鞋。不过既然有人用,那就挺好的。
记者:美团每年会研究一下,但是最后不一定做的新业务大概有多少?
王慧文: 几十个吧。
记者:不断尝试新业务需要人力和成本,美团对这方面有什么限制吗?
王慧文: 不受这个影响。原因很简单,经济状况不好的话,你要是有点钱,更要主动尝试,因为竞争少。兴哥说试一试的时候,很多媒体人会分析出来一个鸿篇巨制,说王兴肯定不只是想试一试,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记者:你们“试一下”的决策周期长吗?
王慧文: 不长,一晚上就过了。很多业务我们做决策都特别快,充电宝试一试就关了,松鼠便利也是试一试就关了。还有很多“试一试”,关了你们都不知道,因为做得很小也很低调,没啥关注度。不靠谱的就赶紧砍,充电宝我们试了三个月就砍掉了。
记者:觉得试不下去的临界点在哪?
王慧文: 算账算了半天,发现市场太小,那就没必要经营下去了。
记者:回头去看美团创业到上市这几年,对待业务、版图和盈利模式上,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变化吗?
王慧文: 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我们之前有个判断今天看来是错的,2014年左右,美团和点评都分别投资了一些餐饮软件公司,今天回头看,当初的投资是不对的,美团应该更早、更坚定地自己做。
记者:你们自己做,和他们原有团队做,会有很大区别?
王慧文: 区别非常大。很多外部的公司问题很多,有的战略错误,有的核心能力不对。我们自己做的话,会努力找到更匹配的人来负责这一块。
聊收购摩拜: 美团早就意识到摩拜无法独立存在
记者:收购摩拜这个决定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外面众说纷纭,说这是腾讯的意志。
王慧文: 跟腾讯没关系,事实上是腾讯替我们背了“黑锅”。摩拜就是我们自己想收的。摩拜里面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不支持卖,一部分是支持卖,但是卖给谁还要讨论。
最开始他们是找我们投资的,我们在要不要投这件事上确实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后来想明白了,要么我们完全不做这个交易,要么我们就收。这件事上我们确实想了很久,直到意识到投资没有那么大意义。
记者:为什么没有意义?
王慧文: 我们投完钱,这些钱能不能产生我们投资的价值?最可怕的是你投完钱后,这个公司没有升值,这很可怕的。而且,如果花完我们投资的钱,摩拜还是无法独立存在必须卖掉的话,谁买呢?最终还是要买的话,为什么不现在买?如果最终不买的话,那我们也别投。
那个时候我们判断,我们再给他十亿美金这个公司会增值,但是消耗完了之后,这个公司估值还上升了,如果我们收的话需要花更多钱,但是公司的价值并没什么变化。
记者:是不是你们在那个时点也认为这公司没法独立存在?
王慧文: 我们觉得根本原因并不是账能不能算过来,而在于这个生意本身独立核算的经济价值不够,它能赚钱但是价值不够大。而且这个市场无法一家独大,过去所有投资人在做这笔投资的时候,做的模型都是按照能一家独大来算的,那样就可以赚很多很多钱,估值也能涨上去,但是不能成为一家独大的话就不能收比较高的费用了,因为有市场竞争。
这样的话,估值也无法达到预期,投资人最终只能决定把公司卖掉。一般来说,因为战略价值,所以战略型投资人愿意给的估值会比财务投资人更高,倒闭公司一旦卖给战略型公司,就无法独立存在了。
记者: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摩拜无法一家独大?
王慧文: 首先它就不该一家独大,它是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我们对任何产业应该是什么结构,还是要有清晰的判断。
收购摩拜之前其实我在朋友圈说,单车这次会导致中国互联网的格局跟以前不一样,以前能合并的现在未必合得了,很多资本方没意识到这事,格局已经变了,规则也变了。
记者:听说你们把摩拜收购进来,才发现它的用户和美团大平台原有的用户基本重合?
王慧文: 我们要摩拜,从战略角度需要的是它整个生态系统、用户和数据,它不但会增加我们的用户,也会增加数据,不过我们现在还没去证明这个事。
记者:现在还会觉得摩拜是个好生意么?
王慧文: 这个生意挺好的。我们觉得靠它应该能赚些钱,不一定会赚很多,但也不会亏很多钱。我特别喜欢这个生意。除了现在财务模型不太好,这基本是个完美的生意,不仅高频刚需,它的流量来自于线下,自带曝光,基本不需要营销成本了,而且摩拜是有规模效应的,还有政府准入。而且财务模型我们认为也只是现状。
记者:财务模型靠什么改变?靠运营吗?
王慧文: 对,可以改善很多,现在大家都觉得这个业务赚不了钱,反过来也不愿砸钱,所以导致整个市场更年期了。但我们觉得很好,我们认为这个市场就是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记者:你们要摩拜最后一公里骑行的数据做什么用?因为你们本身自己都有很多地理位置数据了。
王慧文: 大数据系统当然越多越好,数据是有规模效应的。
记者:但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花钱去造车和运营的模式?
王慧文: 但是它也赚钱,它有收入的。
记者:过去看起来像个败家子。
王慧文: 用过去的事来理解未来怎么能行呢?就像用过去的互联网格局来理解单车的发展,最后也不一样了吧?
聊上市:很多公司觉得自己值钱,其实是想太多了
记者:考虑一个业务要怎么做的时候,你最先考虑的是啥?最后让你作出决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王慧文: 还是产业规模是不是在发生变化。人生不要自我设限。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看懂王兴的边界论。很多人看完了都觉得王兴要做一个无边界公司,他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你不要自我设限,因为很多人都自我设限太严重了。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下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我觉得黄老师太厉害了。48岁才开始研究历史,60岁成书。很多人就是自我设限,导致最后没有达成原本可以达成的成就。做企业也是这样子。
记者:你们会长为一个比较像线下亚马逊的公司吗?
王慧文: 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确实在学习亚马逊,但是在具体形态上跟亚马逊不见得像。我们学习亚马逊的企业治理思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但是在具体的产品形态上是两回事,我们学他们的神,不打算学他们的形。
记者:王兴之前说,互联网下半场就是上天入地国际化,你们上市之后,会更愿意考虑走出国际化这一步吗?
王慧文: 暂时没有什么大的决定,也没有想得很清楚。
我觉得美团是否国际化对上市没什么影响。很多美国公司国际化是因为本土市场小,但是中国本土市场大。Facebook跟腾讯实际差不多大,有点差距,但是不是数量级差别;亚马逊和阿里也差不多大,但问题是阿里和腾讯主要做中国生意,而Facebook和亚马逊做全球生意才做到跟中国公司差不多。Facebook只做美国的话,它的市值应该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左右。
记者:你们做美团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核心的信仰?
王慧文: 当年饭否做没了,我们得找一个事把团队养住,否则撑不了多长时间团队就要散伙了。活着就是我们特别核心的信仰。
记者:上市这件事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王慧文: 对我们帮助还蛮大的。上市前要经过很多沟通。这个过程你能了解更多外部的信息,帮你做业务判断,也让你倒推理解很多业务。
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一个印度投资人提问,他不理解为什么美团能把外卖做这么大。我们讲的所有逻辑,他都认为在印度也符合,比如我说我们人口多,他说印度人口也多,我说我们人口密度高,印度人说他们国家人口密度也高……然后我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我们之前确实没有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香港的二级市场投资人说,美团亏这么多钱,为什么比和记黄埔(港交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还值钱?他拿我们去跟和记黄埔比,我绝对想不到。
记者:上市对你们还有其他影响吗?
王慧文: 没什么特别影响,只是会更累,每个季度都要交季报。
我认为没有根本性变化,但你从赛道的角度看很多业务是否还该做,是否还值得砸钱进去,确实会有很大变化。例如共享充电宝这个业务,上市之后回过头再去,就会和之前决定做的时候很不一样。很多公司没上市的时候,觉得什么业务都特别值钱。
很多公司上市之前也觉得自己公司很值钱,因为没有面对最终结果。所以为什么大家上市的时候都暴跌,就是你觉得自己在资本市场该很值钱的东西,其实资本市场根本不买帐,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妄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