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零售未来将是商超-便利店在线上、线下全业态的竞争。社区新零售是存量时代的热点话题,各个物企巨头在整合市场的同时,也在其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
这些探索都有理可循,例如彩生活与天虹商场合作推出的无人值守便利店 Well GO、绿城服务的自建便利店品牌「绿橙」,物企纷纷期望通过社区增值服务来突破目前以物业费为主的营收状况。
今天我们暂且不表这块,我们想跟大家探讨另一个每天在我们周围出现的行业——外卖。
如今的外卖企业已经不仅仅经营餐饮,也包含了商超便利的配送,外卖平台若向商超便利类目扩张,对其他社区经营者是个不小的挑战。
01 在社区新零售中 外卖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社区新零售只是买得到、送的到,那外卖也可以
当我们谈论社区新零售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零食饮料、日化百货、生鲜水果卖给社区业主,而当我们谈论外卖时,想到的是购买餐饮填饱肚子。
虽然社区新零售与外卖的主营方向不同,但二者之间的区隔门槛越来越模糊,外卖平台已经开始接入商超便利板块,成为社区新零售的参与者之一。
从线上端考虑,若社区新零售只重视线上的「买」和线下的「送」,那完全是外卖平台擅长干的事情。
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外卖流量入口,以及完备的配送团队,从购买便利店产品的便捷性和配送的时效性,如今没有任何一家便利店能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相抗衡,社区终端的消费流量入口已经被两大外卖平台垄断了。
从社区 001 开始就发现,纯粹的线上社区零售的生意并不好做,线上购物用户选择很多,社区消费单量也不是一个爆炸式的存量市场 ,需要运营平台一点一点去引导挖掘,这个过程熬死了社区 001,熬垮了爱鲜蜂,以「养流量」的方式,成本实在太大。
02 以单养单,外卖平台发展 社区零售业务更容易
这两年垂直的社区便利店平台出现了不少,其中以社区001、爱鲜蜂、闪电购最具代表性,但这三家公司的日子也都不好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社区消费市场的高频可持续流量不足,而他们又不具备足够的烧钱补贴「养流量」的资本。
从实际效果来看,社区便利店平台养流量的能力要比外卖平台差很多,而且外卖平台在社区市场「养流量」的工作并不是蓄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第一,外卖 APP 使用场景要比便利店 APP 多,无论是在家还在公司,都可以使用;
第二,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分别握有支付宝和微信这两大超级流量入口;
第三,外卖平台本身已经具备了强大日常单量;第四,外卖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终端配送团队。
所以,对于外卖平台拓展社区消费市场,其已不需要「养流量」,完全可以做到「以单养单」的健康发展。
03 掌握线上入口 外卖平台会否垄断社区新零售?
与餐饮行业不同,社区便利店彼此是严重同质化的竞争关系。如果社区消费流量被外卖平台垄断,那么谁跟外卖平台的关系更紧密,将获得更大的单量,维持这种关系的方式就是给外卖平台更多的扣点收益。
此外,线上的竞争将放大区域的竞争关系。外卖平台不仅有线上下单平台,还有线下配送团队,其不仅可以与 500 米范围内的便利店合作,还可以与 3 公里内其他便利店合作,甚至会引起便利店彼此间的线上价格战。
若没有便利店愿与外卖平台合作,外卖平台完全可以自营。外卖平台只需建立一些覆盖半径 3 公里的社区仓,就可以截留线上的流量。如果社区新零售市场发展到这个阶段,那外卖平台将会直接与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抢市场。
然而,社区消费市场存在的根基并不完全依赖于线上,其正经历由线下向线上的转变过程,对传统社区便利店而言,迫在眉睫的是要学会更多的利用线上工具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04 线上市场固然可喜 线下市场才是社区立足根本
线上的价值固然明显,然而社区终归是一个熟人经济市场,便利店老板与社区邻里的关系很重要,如果没有情感依托,社区实体店是做不过线上店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我们在选择到哪个社区小店消费时,潜移默化的会受情感因素影响,哪家的老板更熟悉、更友好,就会选择到哪家消费。
当很多便利店同时出现在外卖平台时,消费者仍会把最熟悉的那家店作为首选,此为老用户价值。于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强调「服务」和「关系」尤为重要,外卖平台可以解决线上的买和送,但提供不了更多直接的生活服务和人文关系。
社区的线下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从 2017 年初走热的便利蜂,到无人便利店的爆发,线下社区的价值正逐渐被更多零售商认可,并大力投入。
社区新零售未来将是商超-便利店在线上、线下全业态的竞争。外卖平台的参与,让社区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消费市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准备在社区新零售施展拳脚的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和「关系」上存在先天优势,而如何构建线上线下的新零售闭环,并维持社区用户的高频消费将是他们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