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火锅,未来可期!
“小镇青年”,是指那些年龄在18岁-30岁,生活在三四五六线城市的人群。
若干年前,“小镇青年”只是一个贬义词,被打上这一标签的人往往觉得不甚光彩,因为它与“土里土气”、“收入不高”、“缺乏品位”等标签相关联。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眼下的小镇青年所展现出来的面貌已经大大颠覆了人们的印象。
他们分散在全国各个三四五六线城市,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有时间,种种优势直接带来了小镇青年经济的日渐壮大。“得小镇青年者得天下”正逐渐成为事实。
小镇青年的崛起
“小镇青年”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军,不是偶然。
新力量的崛起,有以下三大动因。
低线城市居民收入持续提高
根据麦肯锡的有关预测,我国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将成为未来占比增长最快的群体,预计2022 年达40%。
收入的提高,让低线城市居民消费信心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
尼尔森的消费信心指数调查显示,2017 年三线城市消费信心指数为113,增速为4.63%,高于一二线城市增速。
低线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充足
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居民,三四五线居民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
根据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智联招聘推出的《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31-40小时是三线以下城市居民一周工作时间占比最高的时间长度(占比35%),低于一线城市(56%)和二线城市(47%)。
在工作时间大于41 小时的区间,三线以下城市同样低于一二线城市。相反,三线以下城市居民工作时间在21-30小时的占比,高于一二线城市。
他们有着更充裕的时间去追求娱乐与消遣,并为之付费。
🔺数据来源:企鹅智酷
80后与90后促成了火锅小镇青年经济的繁荣
据统计,我国餐饮消费人群结构以80后与90后年轻人为主导。
2017年,80、90、00后总人口5.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40%。其中,三至六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人数有相当大的占比。
美团点评数据显示,餐饮业22%的营业额由火锅行业贡献。消费主力人群的增加,也给火锅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
“小镇火锅”的崛起
餐饮做的是“人”的生意,流动人口聚集区就是餐饮新战区。在我国,三四五六线城市和乡镇的人口占有绝对比例。
长尾理论告诉我们,最赚钱的并不是服务那些身处头部地位的“高净值”消费者,而是那些占人口总规模比例极大的、相对普通的、收入水平一般的、能够带来巨大流量的人群。
据统计,小镇青年的日常消费中,餐饮支出占比最高,为69%。
🔺数据来源:企鹅智酷
在这种大趋势下,对于我们火锅行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
当大多数火锅企业都一股脑往大城市“钻”的时候,却总有人另辟蹊径,看准了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潜力。
开辟占全国城镇数量绝大多数的三四五六线城市的火锅市场,优势明显。
1 相比一二线城市,竞争较弱,同质化程度较低。
2 市场有空白,尤其是在现如今火锅新种类越来越多的趋势下,虾火锅、鱼火锅、蛙火锅等后劲较足。
3 人群基数大,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
海底捞上市、巴奴进京、呷哺呷哺推出“火锅+”、小龙坎进军饮品界……
近来的资讯似乎都在告诉人们,火锅行业越来越“洋气”,越来越国际化,进一二线城市、进商圈等一系列举措引得无数同行人跟风。
但同时,在“小镇”中,就真的没有机会吗?不尽然,瞄准商机,照样能够风生水起。
案例1
“农村包围城市”——醉爱你优
作为山西省第一火锅品牌的“醉爱你优”,创始人高飞发现太原虽是省会,机会多、客源充足,但同时竞争力过大,容易“撞衫”其他火锅品牌。
于是践行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布局,跳出残酷竞争的一线城市,着力快速布局二、三、四线城市。
以太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至晋中、吕梁、运城、长治等城市,并稳步占领市场,赢得先机,成为当地和海底捞相抗衡的火锅品牌。
案例2
“以点打圆”——槐店王婆大虾
槐店王婆大虾始创于2009年,创始于河南省周口市槐店镇,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高的虾火锅领导品牌。
这个起家于小镇上的虾火锅,没有急于求成,始终坚持“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在当地稳扎稳打。
经过三年的精心雕琢改良,“以点打圆”,于2012年开始加盟招商,随后迅速占领河南市场,并进一步向浙江、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三百多个城市和地区扩张。
纵观整个市场,不仅仅是餐饮业,大量企业已经开启了向三线以下城市渗透的步伐 。
比如苏宁、阿里等线下实体店的下沉,以及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的入驻,都在宣告商家正日渐重视小镇青年背后的“金矿”。
“小镇火锅”,未来可期。
火锅行业的发展,是一场持久战。
在这场战争中,各家有各家的打法,各位有什么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