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
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对餐饮抱有各种奇怪的幻想:看别人开的店火了,认为自己学过来就一定赚钱;
明星手里有流量有粉丝,就敢开餐厅捞钱;
还有很多人学会了收智商税,他们用自己的手段抄火一个品牌,然后大范围开设加盟店,他们的目标不再是消费者,而是那些迫切想通过开餐厅来赚钱的加盟商.......
曾几何时,餐饮被普罗大众认为是“门槛最低”的行业之一,你不需要太高的文凭,也不需要独特的人格感染力,只要你会做饭,就能开餐厅。
事实上,这样想的人,究其一生都不能真正摸到餐饮行业的门槛。
第一种人:一切朝钱看
扎克伯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开一家公司。这在硅谷是很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在没有想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之前就开了公司,在我看来是很疯狂的。”
为什么每天都有人因为加盟被骗但这些所谓的加盟品牌仍旧大有市场?
那是因为想通过加盟的方式,去赚轻松钱的大有人在。他们不在乎这个品牌能解决消费者的什么需求,也不在乎这个品牌能给人提供什么价值。
他们想问题的模板全都是“我该如何赚钱”“我该如何卖货”,而不是“我能为消费者解决什么问题”。
这既是视角的问题,也是价值观的问题——他们不明白品牌/店铺之所以能存在,并不是因为你自己想让它存在,而是因为消费者需要它存在,它能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做餐饮,只盯着收益,却根本不管过程的人,怎么能成功?
另外,完全出于“挣钱”的目的去开一家公司,还容易导致另一个问题——只关注盈利,而没有考虑亏损。
李嘉诚曾说过:“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
因为大部分生意其实最后都是失败的,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你做生意之前,要先确定自己是否亏得起,而不是
上来就想着能赚多少钱。如果亏得起就做,亏不起就别做。不然失败之后就很难再有翻身之日,不是所有人都有史玉柱的命。
所谓的“趋利避害”,其实应该反过来理解——先避害,再趋利。
第二种人:总是在找“方法”
很多人都非常痴迷于一些“讨巧的方法”。
餐厅生意不好怎么办?大多老板可能都希望通过一些途径来改善这种情况,比如开展活动、提供优惠等,或者是策划一些主题事件,提高自身的关注度,甚至有些店会动歪脑筋,想出出请人排队、在客人少的情况下故意降低出货速度等下下策。
想办法来提升餐厅经营额无可厚非,这甚至是每个餐饮老板的“刚需”之一,但问题就出在:很多人似乎花了太多时间和心思去专研这些小方法、小技巧,却忽略了很多最基本的东西——如何做好产品?如何做好服务?
有人说那是因为最基本的东西大家都在做,所以要想办法去求异,要做到“出奇制胜”。
但事实上,他们却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做到。
只有味道、卫生、服务这些最基本的元素,才是最考验功夫的,同时它们也是最重要的。
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标杆,并不是他们的营销做得有多好,而是他们拥有超过80%餐企的优质产品,且其产品在呈现给消费者时保证了足够的稳定性。
在服务、卫生条件等基础方面,他们依旧能走在行业的前端,这就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他们能成为优质餐饮品牌的重要原因。
▲西贝的透明厨房是餐饮行业的卫生标杆
第三种人:总想找借口
说句难听的,自诩菜品口味不错的老板在餐饮行业一抓一大把,这种迷之自信在看到消费者点评“不好吃”后也会自动转变为“这人找茬”或是“有同行攻击我”,这样的侥幸心理。
而当自家餐厅被曝光存在卫生问题时,许多餐饮品牌第一时间是选择逃避、拖延、找公关部门来应付。
以上这些,都反映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不敢承认错误,不愿承担责任。 殊不知,如果你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暴露自己的不足,且不提公众对你是否宽容,对品牌自身寻找改进方向也是大有帮助的。
去年海底捞的老鼠门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事件发生之初正面回应,不甩锅不推脱,紧接着道歉、整改,每一步都井井有条。在见惯了各种推诿的公关后,海底捞的实诚反而为它带来了不少正面评价。
相比前段时间的滴滴事件,从其过于迟钝的反应和删微博的行为就可以看出:这明显是出于舆论的压力故作姿态。
第四种人:眼睛只盯着未来
餐饮行业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很多餐饮从业者刚刚踏入这个行业,就抱着十分远大的理想:比如做快餐的一来就说要在三个月内开一百家店;做外卖的一开口就把自己对标为中国的玉子屋、做咖啡动不动就要赶超星巴克......
有理想是好事,万一实现了呢?
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却看不透,反而迷失在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构想中。就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 眼睛只盯着未来的人,根本没意识到当下的难关,他们大多都走不到美好的后天。
相较之下,有些品牌在这方面就有自己的看法,成都芙蓉树下冒菜创始之初,公司只有寥寥几个人,进入连锁餐饮经营阶段也一直把握着扩展的节奏感,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部分做起,解决现阶段问题后再朝下一个阶段发展。这也是为何它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发的原因。
▲成都芙蓉树下冒菜
小结
这四种思想,归结起来就是过于地“以自我为中心”。
开店,是因为自己想赚钱;
投机取巧,是因为自己想偷懒;
找借口,是因为自己害怕被否定;
只盯着未来,是因为自己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
餐饮是一种商业行为,说直白点,是种买卖,所谓的“买卖”,也都是先有“买”,再有“卖”。
所以,经营餐厅从来就不是去解决“卖”的问题,而是去解决“买”的问题。只有明白了这层道理,不管是营销还是品牌,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
毕竟,最终成就品牌的是顾客,而不是品牌自己。
你对未来的外卖行业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