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30,
北京的街道上还一片冷清,
路灯幽幽亮着,车辆飞驰
路过的行人神情疲惫,匆匆而过。
但小店里,
已经开始一片闹腾。
揉好的面块被擀面杖压成长长一片,
抹上厚厚的芝麻酱,
小哥哥将抹好酱的面皮细细卷起。
面皮被迅速分成一个个小块,
揉成圆乎乎的面团,
刷上油裹好芝麻,
压平后送入饼铛。
肉馅早已调好,
两位工作人员手脚利落,
一人负责摊好饼皮,
一人麻溜放置内馅。
为了防止焦糊影响口感,
操作人员双手翻飞,
不停为整锅馅饼翻面,
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芝麻香。
四点半不到,
第一批客人已经到店。
在门外交钱取票,
乖乖站在取饼的柜台后,
等着第一锅出炉的烧饼。
待热腾腾的烧饼到手,
配上一碗还冒着烟的羊杂汤。
在冷风凛凛的早晨,
喝下一口热汤,
咬上一口烫牙的烧饼,
真觉美满不过如此。
外头一片漆黑,
小店里灯火通明。
点单声、喝汤的秃噜声、
聊天招呼声不断。
天色渐亮,
人流渐多,
六点不到,
取饼和取汤的窗口前,
就排上了两条长长的队伍。
小小的店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队伍早早排出了门外,
无奈之下,
只得一个个派号。
店里一角,
穿着黑衣的老头稳稳坐在那,
一旁的小黑板上,
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和数字。
提前预订好饼的客人名字都写在黑板上,
一旦有人来取订的烧饼,
老人就对着黑板上的名字细细核对,
做的认真且细致。
老人也是这家烧饼店的创始人
——“李小老”,
今年82岁的他,
已经足足做了38 个年头。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
李小老在家里的小土房里,买了12斤白面,
开始了创业生涯:
在家里将烧饼做好后,
挎着篮子走街串巷吆喝售卖。
扎扎实实做的烧饼,
自然不缺欣赏的人。
纵使最初只是一枚6分钱的烧饼,
李小老依旧走了满满的心。
用的芝麻酱是和厂家特地定制的;
花椒一定要西南三省产的,只有这里产的花椒籽才能做到粒小但果肉饱满,肉质纤维短且麻味香浓;
小茴香也是经过三十余年不断的尝试,一次次筛出来的。
老人的老伴是河北人,
祖上几辈都以做糕点为生。
凭借在家里耳濡目染的经验,
老伴开始尝试和面、调料、制馅,
李小老旧负责盯着饼铛、掌握火候,
在还没有电烤箱的时候,只能用煤炉子烧。
经验不足,
常常出现各种问题。
和面的碱放少了就发酸,
稍多一点整个饼就变绿,
有时是前面非常顺利,
但因煤炉子火候不稳,
表面发焦,非常影响口感和卖相,
只得两人自己消化。
担心别人买了烧饼没有及时吃,
烧饼变凉之后影响口感。
为了保证客人入口的烧饼都是最佳状态,
他还特地研究出来一套方法,
让再加热的烧饼丝毫不影响风味。
只要遇到不打算立马吃的食客,
一定会抓住他细细叮嘱。
“毕竟,
人家信任我,
买了我做的烧饼,
当然要保证他们吃到的都是好东西啊,
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啊。 ”
原料好、人品佳、价格合适,
自然不但心客源。
最初不过是在街坊邻居中口碑极佳,
遇上家里有人到访,
总会买上几个招待客人。
不曾想大家评价都非常高,
见客人吃的满足,
主人自然也送的欢喜,
一元一个的价格不会给人带来丝毫负担,
却成了维系情谊的好帮手。
在现在,
我们早已习惯了最初很棒的店铺,
随着时间的发展
出品越来越差、分量越来越小。
但这样的事情,
并没有发生在这家烧饼店身上。
最初的烧饼只有一两大小,
到了30多年后的今天,
牛肉烧饼不过3元一枚
但分量反而变大了近一倍!
因为老爷子说了:
“这烧饼涨价就必须长个儿 ,
咱得对得起主顾!”
长以此往,
李小老烧饼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口碑越来越好。
随着来购买人越来越多,
小店门前的队伍越来越长,
多的时候一天甚至能 卖出10000枚烧饼!
最初是两位老人自己做,
后来是儿媳、女儿还有员工一起来帮忙,
到现在年龄大了,
就直接将店交给儿媳女儿去打理。
即便如此,
老人依旧保持了三十多年来的习惯。
每天早上都是三点多起床。
三点半就准时出现在店里 ,
帮忙挑芝麻、洗小茴香……
午后,就做在店铺角落,
接待来订烧饼的客人。
最初不过想靠烧饼赚点生活费,
到用烧饼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小店还被挂上了
最地道的老北京烧饼的名头。
店红了自然有各种媒体来采访,
问及那么多年来的感想,
老爷子呵呵一笑:
“既然选择了干这一行,
一辈子都要起早贪黑,
不勤劳的人是干不了的。
靠做小吃发大财自然是不可能,
但能留下一道老味道,且这门手艺传承有人,
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值了!”
回顾小店的发展,
似乎没有任何的诀窍。
两位老人不过是扎扎实实做着烧饼,
用最好的原料,用良心去经营,
剩下的,就是口碑自然的传播。
现在开店有种种的套路,
各种方法论满天飞,
好像将那一套学了
就可以开网红店发家致富一样。
当潮水退去,网红店消失无踪,
能够 坚守不动的,
依然是那些用心做食物的老店呐。
毕竟,
自古套路留不住,
没有套路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