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餐饮服务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餐饮外卖行业火暴异常。不仅消费者得到了用餐时的实惠便捷,也让更多的餐饮企业在门店经营之外,开辟了销售渠道。今年1月1日起,新的网络餐饮规定——《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对网络餐饮服务各方提出了明确要求,剑指“黑心餐”等网络供餐不良行为。那么,面对已经实施的网络餐饮新规,太原网络供餐市场是否规范?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监管?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线上”食品安全隐患突出
2017年12月21日中午时分,在太原市桥东街街头,不时有身着各色专业制服、头戴安全帽的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来回穿梭。这条街跟其它不少商业街一样,餐饮店比较集中,自然成为餐饮外卖集中的地方。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太原市有6500余家餐饮单位入网从事网络供餐业务,占到了全市餐饮单位的4成左右,甚至有的餐饮店的收入主要依靠网络外卖来支撑。为网络供餐提供服务的交易平台有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等几家。
“入网企业数量多,大型餐饮单位少;供餐企业多,送餐人员少;菜品品种多,高质量精品少。”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处处长景佩星用“三多三少”向记者形容太原市网络供餐的现状。景佩星坦言,太原市网络供餐市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入网企业较多,食品制作风险控制不到位,送餐过程不规范,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管难度较大。
“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主要集中在小餐饮单位。”景佩星表示,部分小餐饮单位厨房面积小,环境卫生脏乱,原料采购和制作过程均不规范。有的暗藏于居民楼内,一人一灶一台电脑完成全部过程。
网络供餐单位问题不少,送餐过程也不容乐观:一方面是送餐设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清洗消毒不到位,容易污染食品,或者包装不严密,食物互相混合。另一方面则是送餐距离及送餐时间也会影响食品品质。如若送餐不及时,食品搁置时间太长,则容易变质变味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评价,订购的菜品变冷发硬口感差,包装也很不到位。
还须做足“线下”功夫
目前,打开外卖平台客户端,在商家界面,都详细地列出商家的地址、商家资质信息等。这些基本的商家信息,让消费者对餐饮提供者有了基本的判断与认识。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可以根据已有的消费服务评价,自行选择商家进行下单。
然而,对外卖平台上商家信息的真假,消费者仍心存疑虑。央视“3·15”晚会曾曝光的网络供餐不堪入目的画面让人至今记忆犹新。手机页面显示光鲜整洁的用餐环境与色泽鲜艳的菜品,实则出自昏暗狭窄的小作坊与脏乱不堪的制作环境。商家随意盗用几张正规餐饮店照片,或者经营资质,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外卖平台销售。
刘娟在太原市南内环街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由于工作较忙,中午经常会通过网络平台叫份外卖。自从央视曝光网络餐饮问题之后,她便很少再叫外卖,宁愿下楼到附近找家干净卫生的小吃店就餐。即便迫不得已叫外卖,她也会选择从周围熟悉的餐饮店下单。“每天中午吃饭挺纠结的,既想足不出户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又担心外卖出自小作坊,质量不过关。”刘娟无奈地说。
其实,像刘娟这样为“午餐叫不叫外卖”纠结的上班族大有人在。不过,这样的情形正在逐步改变。《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办法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应该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超范围经营;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应当与实体店销售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保持一致等。
除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办法还对送餐服务第三方平台提出了要求。比如,平台要审查食品经营许可证、保证信息的真实;应该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此外,对送餐人员和送餐过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容器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等。
在网上,网友对这一网络餐饮新规普遍充满期待:“支持新规,更好地保证消费者放心吃外卖”“宅男宅女的福利,为这条 紧箍咒 点赞”“支持这项政策,期待落到实处”。
实际上,无论是针对网络餐饮提供者、外卖服务平台,还是对外卖送餐人员,网络餐饮新规均在强调要做好线下服务。“线上平台固然是市场开拓的利器,但是做好线下服务,提供货真价实的美味饮食才是网络餐饮立足发展的法宝。”太原市桃园路一家餐饮店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餐饮单位戴上“紧箍咒”
相关部门在新规实施后,将如何加强对餐饮外卖市场的监管?对此,景佩星表示,对于网络供餐规范管理,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来没有间断,特别是2016年10月《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实施后,太原市进一步加大了监督和查处力度。比如,组织各网络平台、各餐饮单位自查,征召自愿者开展神秘买家活动,专门“找茬儿”。采取随机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网络餐饮服务形成高压态势。针对没有实体店而进行网络销售的行为,景佩星表示,一经发现,要进行双处罚。不仅会对餐饮供应单位处罚,也会对送餐平台进行处罚。
监督之外,更需规范。管理部门还建立了网络供餐监控平台。鼓励各餐饮单位开展明厨亮灶和量化A级活动。达到标准要求的,各平台给予优惠。此外,还对送餐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最大程度杜绝人为因素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7年,管理部门还与百度、美团、饿了么3家主要外卖平台及2600多家入网餐饮服务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和落实送餐平台及实体经营者的相应责任与义务。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多项机制来引导规范网络餐饮服务。”景佩星表示,这些机制包括,试行封签管理制度,所有食品从离开餐厅起即用一次性封签进行封口,消费者如发现封签破损或没有封签可以拒收;引入信用管理机制,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入资格审查机制,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餐饮单位拒之于网络供餐门外等。
所有这些措施,均为网络餐饮外卖服务戴上了“紧箍咒”。不过,专业人士同时表示,网络餐饮要规范发展,还需消费者诚信消费。消费者切不可动辄过度维权或恶意索赔,从而影响市场的良性发展。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好的规定办法,需要网络餐饮各方依法经营,也需要消费者的诚信消费,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做好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