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比 iPhone6s还大的明虾,
在沸腾的油锅里炸至金黄,
紧接着,迅速地捞出备用。
整个过程,
油一定要热,手法一定要快!
再把咖喱粉、味露、椰奶等调料,
用小火调出浓汁,
再放入炸至金黄的大虾,
上下快速的翻滚。
一道金牌咖喱皇大虾就出锅了。
像这样经过我们改良的东南亚菜,
在我的餐厅里还有很多。
这道金牌咖喱皇大虾,我们选材是进口的大红虾,肉质比较弹。在传统的泰菜中,这道菜香料味道十足,非常呛,一般人很难接受。而我们的做法就是在原有的香料基础上,加入了椰奶,这样可以去掉过分的辛辣,口味柔,而且还尝起来还有淡淡的奶香。
东南亚的菜给人的印象就是十足香料味道,又酸、又辣……吃惯了中国菜的人很难接受它们呛人的味道。
所以,我就在北京开了这样一家东南亚餐厅,专门做改良的东南亚菜,让身边的人也可以吃到异国的味道,同样还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味道。
我叫林志成,80后的北京小伙,幽兰东南亚餐厅的品牌创始人。别看我是80后,但是也涉足过不少行业,做过金融投资、餐饮和体育行业。
比如:进化工厂运动中心、幽兰东南亚餐厅等等,现在来看效益都很不错,大家都叫我为“80后新派投资人”。
2012年我和我的团队开始进入餐饮行业,幽兰东南亚餐厅就是这样一点点做出来的。
刚开始想做东南亚菜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特没底,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经常往东南亚跑,每次去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吃!
先别急着羡慕,我想说的是当吃变成了一种任务的时候,就真的没那么诱人了。
泰国的街边摊儿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我们给自己下达的最低任务量是每天至少吃六顿,从酒店餐厅,到网上热评推荐的小馆子,甚至街边摊儿,只要是好吃的我们几乎一样都不会放过。
别人出国是去逛景点,我们出国就只为了吃。
通常我们在国外的一天是这样的:挑一家餐厅,快速看完餐厅的菜单,点几样招牌菜,几个人凑一桌吃,吃完我们的厨师去现场学习,如此往复。
刚接触东南亚菜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对它的所有印象就是香料味、酸、还辣。
后来想一想觉得也有道理,这里一年四季都比较湿热,所以这里的菜自然也会比较酸辣,香料味也比较足,最好吃完可以满头大汗的那种。
但是,如果直接这样复制到国内恐怕就不行了,尤其在北京,四季分明,一般国人根本吃不来。
所以,我想把学到的东南亚菜进行改良,更加符合我们的口味。
其实,在国内我早就已经特地去考察过很多泰国餐厅,它们要么味道很难被大众接受,要么价格就是太贵。
那时我就在想,一顿普普通通的泰国家常菜,怎么就被定义成“轻奢餐厅”了呢?
“取经”回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改良先前学习到的东南亚菜的烹饪方法。
太酸、太辣的,我们会根据大众的口味进行调整;香料味道过于浓重的,我们会巧妙地加入椰奶,融合过于刺激的味道……
像这一道冬阴功汤,我们就经过无数次调味。
我们将冬阴功酱打的更细,让它喝起来的口感更加的细腻,同时辣度也进行了调整,知道大家可以接受。
我们赢就赢在更符合国人口味,并没有打算把泰国的香料用到极致,反而这样受到客人的喜爱。
当时店铺的装修、人员其实早就到位了,但我还是坚持不对外开放。每天拿着电话“骚扰”身边的朋友:
“喂,老王啊,我今天请你吃饭,泰国菜!”
“老李啊,好久不见了,我开了一家泰国餐厅,过来试吃啊~”
“哎呦,我最近比较忙,要不中午过来吃饭吧,边吃边聊。”
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压根就忘了房租这件事,而且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吃了多少道菜,那个时候连说话、打电话都带着咖喱、香料的味道。
但心里却乐呵着!
一个多月的时间,一道一道地尝试,我们最后拿出了60道菜,大部分都是经过我们改良过的。第一家开在六里桥的店才在这样不紧不慢地节奏中开出来了。
店铺装修就是简单简约的风格,因为我不想和其他的泰菜厅一样,里面有佛像,昏暗的灯光,显得十分压抑。
我希望大家来这里吃饭,感觉很舒服,环境很轻松。
大家会发现,
在这里吃饭,客人的平均空间,
是其他餐厅的2倍大,
而且这样私密性好,
坐着吃饭也舒服。
餐厅里悬挂的是暖色的灯,
我希望这就是一个轻松温暖的地方,
在这里吃饭的客人,
大家可以相互交谈,互动,
而不是一味的昏暗,
借此烘托出“轻奢”的感觉。
享受食物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在一个舒适明亮的环境里才是最合适的。你完全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东南亚菜食堂”,里面充斥了异国的味道和浓浓的人情。
好在当初花费的心思没有白费。幽兰第一家店开在六里桥,开业第一个月我们就实现了收支平衡,这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地方。
在大众点评上,我们的东南亚餐厅还被评选为北京地区“评价最好东南亚菜”和“口味最佳东南亚菜”榜单第一名。
改良后的味道,不仅让身边的人觉得好吃,甚至还有老外经常光顾。有一对乌克兰的夫妻,我就经常看到他们两个人到店里。
熟门熟路,几乎连菜单都不用看,一道椰浆鸡汤,一道咖喱大虾,一道叻沙,就算齐活儿了。
所以很快,15个月后,幽兰东南亚餐厅在北京的第二家店也开业了,位于京城商圈新贵——合生汇广场。
改良的菜品也从最初的60道左右,增加到现在的80多道。
我们还会根据客人的点单率,定期淘汰掉一些菜品,春夏秋冬还会根据季节更新出新的菜单。我希望这里会是一个不仅年轻人喜欢来的地方,同样也会有很多家庭聚餐,他们完全可以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异国食堂。
我们负责调和味道,你们只要负责品尝,还有体验人与人团聚的温暖。
不用千山万水,
这个异国的食堂,
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