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拱门、开封菜(肯德基)、小红帽(必胜客)、吃面童子(味千拉面)……没人能想到,当初戏谑者随口起的坊间绰号真的能有一个被登记在册。
资本中国化从名开始
10月12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而在此前的8月24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的投资者名称就从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金拱门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麦当劳方面在向记者的回复中提到,这一变更主要在证照层面,日常的业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麦当劳餐厅名称、食品安全标准、营运流程等保持不变。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目前位于深圳、四川、山西、广东等地的麦当劳分公司业已更名为金拱门,而上海、北京、南京、天津等地分公司尚未更名。
对于这一看似本土化的名字,麦当劳有着它的解释:“麦当劳金色拱门形状的标志在西方有个著名的昵称——Golden Arch,直译过来就是"金拱门"。”
对于更名的原因,麦当劳方面给出的答复是,麦当劳与中信及凯雷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后的业务发展需要。
据了解,2016年3月,麦当劳宣布计划售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在内的2800家分店,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将餐厅所有权转让给加盟商。今年1月,中信联合凯雷以最多20.8亿美元收购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共持有52%,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8月8日,麦当劳中国业务拆分交割完毕。
评论人林一凡认为,在资本中国化后,麦当劳或将弱化“洋味”,推进本土化。
在林一凡看来,麦当劳的老对手——肯德基的本土化非常成功。
百胜运营肯德基后,将西式快餐和中国市场进行融合,比如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饭食、油条以及各种早餐粥等。
“麦当劳新运营团队,或许会借鉴百胜的运营模式,为更贴近中国消费者口味以及更符合中国文化而适当地进行调整。”
加速扩张的风险
麦当劳在与肯德基对垒时,一直因门店数量较少而受到掣肘。在中国,麦当劳的门店数量仅为肯德基的一半左右。
此前,有媒体曾对此进行解释:麦当劳的食品供应链中长距离运输,需要辅助建立相应的冷链系统,在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时候,对冷链运输的要求极高。此外,门店的选址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麦当劳的扩张速度。
而中信在物流以及地产方面资源丰富,麦当劳在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后即宣布加速扩张的计划: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其中,约45%的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将提供外送服务。也就是说,未来5年中,每天至少要在内地市场上增加1家门店。
林一凡认为,如此扩张速度将对麦当劳造成很大的运营压力,其管理经验以及每家门店的运营状况让人担心。
“对于目前的麦当劳来说,还是需要更为稳妥的发展规划。”
面对记者提出的公司业务如何调整以及门店拓展计划进程等问题,麦当劳方面表示暂时无法答复。
四面八方的围追堵截
回顾历史,1990年10月8日,麦当劳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门店在深圳开业纳客,随后业务相继在全国各地铺开,快速占领快餐市场,一股“洋味”席卷而来。
岁月流逝,麦当劳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整整27个年头。在此期间,麦当劳经历了一场信任危机。
2014年7月,有媒体曝光了麦当劳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过期变质肉类加工为快餐原材料。
“福喜事件”后,2015年,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餐市场总份额已由2012年的40%跌至23.9%。
供应链出现问题对麦当劳品牌的打击毋庸置疑,而周遭对手的虎视眈眈也使其危机四伏。
如今,麦当劳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肯德基、赛百味等西式连锁快餐,真功夫、吉野家等中式连锁快餐,以及其他本土的区域性快餐品牌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快餐门店。严格来说,麦当劳与后者尚未处于同一个竞争空间,所以竞争压力并不是很大,但随着麦当劳向三四线城市的深入,未来将会直面对方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麦当劳新的竞争压力来自于互联网。
快餐解决的是人们快速餐饮的问题。但现在网上订餐的盛行已经对包括麦当劳在内的传统快餐品牌造成了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