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早已不是新闻,在日游客数以及消费金额近来年一直是持续性增长的态势,为日本实体商铺的繁荣贡献消费的很多是来自中国的同胞。可见,国内很多实体商铺面临关闭潮并不是因为电商的炮轰,也不是人们购买的需求下降了。
反观国内“新零售”、“生活方式”店铺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未来年轻的主力消费人群最爱的逛的实体店是怎样的?能活得滋润的实体店是怎样的?
年轻人其实更爱逛实体店
未来最有消费能力的实为95后群体,其人口规模已接近2.5亿。在2017年8月埃森哲发布《全球95后消费者调研中国洞察》一文中,最新的数据显示:31%的95后仍然偏爱去实体门店购物,比例明显高于24%手机购物,而80后和90后选择去门店消费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4%和33%。但不同于传统实体店,这批最难讨好的千禧一代无疑有着新要求:
从左至右依次为:广州方所书店、广州禾田书房、广州1200不打烊书店
文娱消费和社交属性
看电影、聚会、参加活动是其重要支出,购物中心里的复合书店、多业态集合店即是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社交聚会场所。
上海RGF餐厅,融餐厅、家居点为一体
精神消费 or 时间消费
在昨天的零售报告一文中已经指出: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不再满足于温饱,越来越追求个人发展、身心健康、感情升华。消费支出从Must Have(基础生活类商品)逐渐向Nice to Have(绿色健康商品、智能商品、高端商品转变)。
商业地产创新的核心在于:首先商业地产生命线(获取投资回报)最重要的基础是吸引人来消费,其次才是销售商品,在顾客逛和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商品销售出去了。这个有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模式,即把购物中心的主要功能排序从传统的“购物休闲”颠倒过来,转变为“休闲购物”。
大悦城的调研亦显示,70%光临购物中心的消费者不是以购物为直接目的,但这其中有80%的人会产生购物行为,这些消费不是由商品直接产生的,而是以场景和社交环境产生的。
热衷分享和反馈
年轻人消费行为和自我个性表达体现在各种“打卡”和“晒晒晒”。对于崇尚个性与小圈层文化、追求与众不同,甚至带有一点小小炫耀心理的年轻人来说,那种千篇一律、富丽堂皇的餐厅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甚至嗤之以鼻,但是却会对小众、个性奇特、不走寻常路的餐厅充满兴趣,喜欢在那里会友就餐,并且乐于拍下照片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传播,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和反从众,显得自己很酷。未来品牌势能有很大一部分将通过社交网络来体现。
Club Monaco在世界排名第一的NOMA餐厅内开设了游击店
未来,怎样的实体店会更受年轻人欢迎?
“消费升级”的本质即从交易时代进入到关系时代——商业的核心优势正在从“价格”变成“体验”。假若跳出宏观层面的解释,从“现在的消费者在想什么”这个切入点入手,更能为迫切需要消费体验升级的餐厅提供思路。
聚焦精准消费客群,以生活方式结合新零售,多消费场景、重体验的实体店将会是未来大热。目前最符合这一趋势的正是融合了餐饮、服饰、家居……等业态的“生活+”多业态集合店。在“生活+”的模式里,商家不会摒弃主营业务,这仍是最主要的赢利点,其他业态等作为附加值。
融餐厅、酒吧、家居店、厨艺教室为一体的共禾京品
餐营者们可打破餐饮闭环,将业务从美食拓展到餐盘,延伸至家居及其背后的产品开发、甚至室内设计;亦可象 NOMA那样,联合服饰品牌Club Monaco开起服装加餐厅/咖啡馆的体验店,选择同类调性的他业态合作,相互导流。
亦可借鉴外婆家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推出的日料买手店,在同一个餐厅集合4个人气日料品牌;或北海道札幌新千岁机场的拉面道场那样,集合多个知名拉面品牌,做餐饮闭环内的集合店。
集复古家具与咖啡馆为一身的古董花园
复合业态即指一个企业经营多种商业业态,每一种业态适合不同目标市场特定的需要,从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获得合力效应的模式。
餐饮是一个特别容易同质化的业态,餐饮的经营必须跟上甚至超越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餐饮+”,多业态生活体验作为附加值,形成足够的差异化和强大的产品力,吸引目标人群,并对忠实客群产生粘稠度。
实体店正在革新、在变化,而复合店则是这场实体零售创新变革中的先锋。传统行业在激烈竞争中面临转型升级,多种业态复合店的崛起,是对市场需求的新思考,也是未来商业的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