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火锅都可以这么吃了!”最近,一个“可以上上下下的火锅神器”震惊了一众人。
这个神器自带一个可以从锅底升起的“托盘”,沸腾的汤水褪去,各类煮好的食物一览无余,省了你去“捞”。
然而,吃货们似乎并不买账:
“这么烫火锅太让人扫兴了,就像你想好好按个背,刚进门技师就把裤子脱了!”
“丧失了火锅的灵魂,老实说很没食欲。”
……
火锅业态的红火带动了不少“创意”。谁是真正的创新?
火锅界的黑科技,不只有自动升降……
1、 智能升降火锅去年已有,如今已闭店
事实上,这一关于火锅的玩法已屡见不鲜。去年成都已有这种智能“升降火锅”,上上下下简直不要太震撼!
不过,记者得到消息,这家名叫“炉鼎季”的火锅店有点后继乏力,今年三月就已关门……
井格火锅彭谢川认为,这种尝试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火锅食材捞不尽的痛点,但忽略了吃火锅本身的体验,因为 吃火锅的乐趣恰恰在于这么一个“捞”的场景。
2、 “纸火锅”出现,你敢吃吗?
近两年,日本有一种“纸火锅”开始进入中国。这种纸火锅的神奇之处是不仅可以吸附汤里的油脂和杂质,而且可以经受3小时左右的高温烹煮。
缺点是,这种火锅食客操作起来有太大的“技术”壁垒。
比如,当食客忘记加汤,这层纸就有燃烧的“动力”了。再者,食用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把火锅纸戳破了,火锅纸再怎么厚实,它毕竟是纸……
3、 “回转系”火锅、智能无人火锅店……
跟回转寿司有一拼,如今已经不太新鲜了:
采用回转机械输送菜品,运输带围绕餐厅的座位而行,顾客不必再东奔西跑。
回转火锅某种程度上的确实现了传统餐厅的人力服务到科技自动服务的跨越,节省了人力成本,但店内装修较为复杂,需要更多考虑运输带的设计和餐座的设计 ,这块成本较高。
甚至,“智能无人火锅餐厅”的概念也已提出:用手机扫餐桌上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即可下单点餐,按流程结账后,再扫另一个二维码定位餐桌,几秒钟后与餐桌相连的柜台出口送出了刚点的牛肉卷,根本不需要服务员,连送餐机器人都“炒掉”了。
火锅花样叠出,哪些创新才不是“弯路”?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类创意的噱头明显大于内容。
高科技让人的生活变得方便,但不应该影响人们关于火锅的核心体验——社交,参与感。
关于升降火锅“神器”,网友们最多的评价是:“锅魂”呢?
要知道,火锅的核心体验之一就是“捞”哎!
为什么?
来扒一扒火锅的起源
为什么吃火锅要吃个热闹、图个捞?因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
唐朝白居易的《问列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
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想象一下上述场景,如果换成自动升降火锅……
关于火锅的“创新”,西南品牌策划人张小草认为:
那些以用户为、人性化、健康、食品安全、舒适环境为导向的创新,都是促进火锅竞争力的创新。
因为火锅终究是社交和吃为一体。 像升降火锅、回转火锅等,并不能解决火锅消费最本质的需求——社交更方便、吃的更开心、更安全。
这让记者想到火锅界的另一些创新:
比如蜀大侠的“一帅九将”,由十个菜组成,蜀大侠针对店里的十款爆款菜,在好看、好玩、好吃上,结合了中餐思路设计出来全新产品,让消费者感觉这些菜打破了传统火锅。
比如大龙燚,目标消费群体80后、90后已经迎来了结婚、生子的阶段,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再是单身贵族。为此,大龙燚专门配备了母婴室这一服务 。
而且,据大龙燚表示:母婴室不仅对内服务,也对外开放。
这样的创新,被市场验证,收到消费者叫好。
“餐饮现在正进入去同质化时代,所以大家创新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氛围很好。但其中肯定会有失败,也有成功。”大龙燚董事长柳鸷表示,“失败了就是误区,成功了就是对的。创新就是这样子的。”
创新是需要灵感和冒险的。蜀大侠创始人江侠和味蜀吾董事长范勤耘都表示:作为火锅,持续的竞争力还是品控、稳定的产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