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从事健康餐品牌的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七分靠吃,三分靠练。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健康餐,也都与健身房或私教工作室多多少少有关联。
健身人群和健康餐消费者的重合度既然这么高,那么,餐厅+健身房的模式,是一门好生意吗?
健康餐是个什么样的市场?
“健康餐”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定义。
比如,墨西哥牛肉卷、黑椒牛排配时蔬、无油龙利鱼减脂餐、黑椒雪花牛肉沙拉……
类似这样的餐食,每家店做的看起来都很像,吃起来也差不多。餐食包装往往还会附上热量、脂肪、蛋白、碳水的量,仿佛时刻在提醒消费者:这很健康。
毫无疑问,健康餐是由这几年中产生活方式和健身风潮兴起的“健身餐”演变而来的。
据2016健身教练培训及亚洲形体学院中国健身行业大数据显示👇
以为健身人群提供的主食沙拉为例。👇
从数量上来看, 2015年上海轻食沙拉店数量不到50家,2016年底已有三四百家;外卖平台上相应的订单量从2016年的不到1%增长到2017年的5%。
从品牌上来看, 尽管叫得出名字的全国性连锁健康餐品牌还很稀缺,但起步于上海的“大开沙界”已经在全国铺出了40家店,好色派沙拉去年年底也拿到了 2200 万元的融资。
二
健康餐是怎么和健身房搞在一起的?
目前看来,健身人群和健康餐消费者的重合度很高。
好色派沙拉的消费者中,规律运动的人数至少占 50% 以上,而纯悦生活称其85% 以上的消费者都购买过健身课程——这也是健康餐品牌纷纷与健身房捆绑的原因。
此外,也有餐厅+健身房的跨界玩法 。
在北京,Tribe健康餐厅进驻了三里屯的一所健身房。除了Tribe的员工可以在这里免费健身、健身房会员在店中消费有折扣,Tribe也与健身房的市场宣传、长期课程进行合作,双方在顾客群体、市场影响力上相互借力。
国贸商区附近的Glo健身房则自营了一个健康餐餐厅。Glo是一个地面+地下的两层空间,临街的店面是总共30个左右餐位的餐厅,而地下则是200平米、年费会员上限仅有50人的小型健身房。
这种模式在国外兴起,但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但不管是餐厅开进健身房还是健身房开设餐厅,如何让两者更为自然、顺畅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非常灵活地融入个人的生活作息之中,是顾客体验里最重要的事情。
七吃三练另辟蹊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家位于北京望京soho的健康餐厅,面积约为180平米,除了堂食和后厨的面积,还开辟了40平米的小型健身房。
“传统健身房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很难融入个人生活作息中,尤其是对于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中高层女性。”七吃三练创始人杨玲燕认为,这部分人群数量巨大,七吃三练的目标就是他们。
七吃三练的健身房只提供每天六节、每节30分钟的操课。这对于有规律去健身房的人群来说不是一个负担,也给从未涉足健身房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入口。
比起健身房会费几千块,动辄半年、一年的会员制,私教工作室几百元一节的课程,七吃三练59元一节操课的价钱,非常容易让人接受。
“追求健康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健身房。很多人只是想‘动一动’,七吃三练就提供了这个场景。”杨玲燕告诉内参君,开业一个半月,七吃三练已经有了1200位注册用户,其中300多人定了周期套餐(周、月套餐),超过一半上过操课。
健身餐方面,七吃三练一共有 30 多个 SKU,但每天只提供固定菜品(正餐定价 39元、早餐 19元)。对消费者来说,方便健康管理,减少选择困难;对自身来说,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望京soho上班的白领刘女士,一下子买了4个月的午餐和晚餐套餐,一周也会参加好几次操课。
“中午下班来跳30分钟的操,然后吃饭,再回去上班刚刚好。晚上下班来吃晚饭,回家就不用自己做了,有人帮你控制饮食挺好的。”她还告诉内参君,买了套餐之后,再也不用愁“今天吃什么”了。
餐厅“跨界”健身房,是增加流量还是徒添成本?
对于餐厅的“跨界”,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出过质疑。
首当其冲的是,健身房能给餐厅带来多少流量?
对此,专业健身餐品牌N.Bbox创始人刘京认为,教练或健身房与餐厅的捆绑销售,确实能给餐厅带来引流 。但对于专业的健身人士来说,合适的进餐时间是健身完40分钟之后,可能更多人愿意在网上叫一份健身餐到家吃。
但杨玲燕认为,七吃三练的健身房并不需要给餐厅引流,而应该反过来。“吃饭是刚需,吃饭的试错成本非常低,消费者进店吃饭时看到有人在跳操,如果条件合适,可能诱发他们的下一步行为,去做第一次尝试。然后,通过良好的体验,发展成长期用户,就形成了循环。”
其二,餐厅如何弥补健身房带来的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提升?
杨玲燕给内参君算了一笔账:👇
至于操课的教练,全都是兼职的私教。由于教练兼职上操课,也能为他们带来潜在的客户。
此外,这个模式成立与否的关键在于用户增多后的体验,因为这完全决定了用户是否复购。
尽管七吃三练的操课除了打包进周期套餐里,也以59元的价格单卖,但40平米的面积和10人小团体课的上限,无疑成为其流量的天花板。
一个事实是,光是望京soho就有5万人流量,七吃三练的会员数也在上涨。试想,同一个时间段,可能出现几十个人同时预约操课的情况,而一个买了周期套餐的消费者,在尝试了几次都预约不上之后,还会选择复购吗?
即便七吃三练立刻复制新店,或者提高操课的容纳人数,投入产出比、以及消费者体验能否像最初一样舒适,都有待考验。
这些疑问,可能都需要用精准测算和精细运营管理来解决 。这也是所有餐厅+健身房的健康餐品牌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