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外卖市场是越来越火,而且呈现垂直化、专业化的趋势,外卖的品类也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在众多的外卖品类里面,有一个小众品类开始走俏起来,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它就是健身餐。
外卖消费升级,健身餐成“黑马”
健身餐,顾名思义,它是专门针对运动、瘦身人群的一种正餐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健身渐渐成了大家流行的话题,尤其是健康饮食。
俗话说,好身材是3分练7分吃,一份合理的健身餐餐,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健身目标,而且对于那些“热爱健身,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动动嘴就能参与的“健身计划”,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起初,健身餐只是线下健身房的一个服务,服务的客户群体十分有限。后来,移动互联网崛起,外卖平台火了起来,于是商家们就把“健身餐”搬到了网上,健身餐外卖于是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健身餐做成外卖形式,是非常符合外卖本身特点的:外卖是帮用户做饭,健身餐外卖是帮用户挑食材,搞搭配,在做饭,显然健身餐买卖做的更精细,更专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带来更高的客单价,更高的毛利率,比如点一份普通的外卖30元左右,而健身餐则可以做到50元。
美团点评数据研究院也公布了2016年餐饮消费趋势数据:亲子餐、轻食、健身餐成为外卖品类“黑马”,成为用户最受追捧的餐饮品类。以2016年的健身餐为例,里面的沙拉品类在美团订单增速高达16倍,是外卖大盘增速的5.3倍。
这种情况的出现,预示着外卖领域已经迎来消费升级的大高潮,消费者饮食结构正向健康化和品质化的方向转变。
怪事!健身餐有趋势,却没火爆!
然而,在这股“健康化”大浪潮中,健身餐这个外卖品类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火爆,商家还是相对太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原因?大致原因有3点:
1、普通用户需求具有偶发性。虽然普通用户都想“吃的健康”,但是很多用户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健身餐”,而是自己去挑自己喜欢、且认为健康的外卖。
用户点“健身餐”的场景也是出于新奇,抱着尝尝鲜换个口味的态度,所以健身餐这个品类并没有成为主流的选择。
2、健身餐外卖口味“奇葩”。健身餐外卖的口味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健身餐外卖商家过分地注重“增肌减脂”功能,非常专业性,这样做的确很“健身”,专业的健身用户或许喜欢。
但是作为面对所有用户的外卖类型,这样做无疑是在缩减口味范围。而对于用户而言,少油少盐=健康,而在这个条件前面,一定保证普通人能接受的口味,而增肌减脂只是吸引他们的一个幌子,如果用这个来牺牲口感,肯定不行。
所以,健身餐做外卖不要太逼格,还得仔细仔细在味道上下功夫,至于健身功能,不要强求,比其他种类健康营养一些就够了。
3、推广成本高。目前来看,健身餐外卖的复购率很低,为了维持经营,商家必须不停地在线上进行推广宣传,拉取更多的新用户。只有新用户,没有回头客,对于外卖商家而言是一个可以致命的“隐患”。
原因很简单,就两个字:难吃!道理第二点说的很明白了,为了留存,健身餐外卖商家必须要把口味放在健身的前面。
健身餐商家除了普通外卖这一种业态之外,还有专门针对健身房的“专送外卖”。健身餐专送外卖主要特点是:流量稳定、专业要求高。
专送外卖相较于线上的普通外卖,无疑是缓解了需求稳定、推广两个难点,但有一个缺点,单位区域内基本没有增长的空间。
健身餐商家与健身房的合作除了外卖这种形式,也有“入驻”模式。
“健身房”合作模式有希望
大家都知道,大型健身房都会有水吧这种休闲区域,有的健身房休闲区到最后被“闲置”了。被“闲置”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成本问题,而是因为里面的店为了营养,忽视了最基本的口感,用户不接受。
有些健身餐饮品牌与大型健身房的合作,直接入驻健身房现场制作食品,第一时间保证口感和还有现场服务,比如现场向客户直播烹饪过程、给客户答疑解惑等等。
健身餐饮店能入驻健身房的原因很简单:烹饪采用真空“水煮”方式,没有明火和油烟,卫生许可证等执照都很容易办下来。而且现在真空“水煮”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有能力做出美味的菜品,因为技术的成熟,单深圳一家城市,一年以内就涌现出10家以上的健身餐品牌。
由于这些店的运营模式在逐渐转为加盟模式,公司总部会将精力放在研发和内容上面。
总的来说,健身餐外卖是十分具有前景的,但受限于口感的差异性,并没有成为大众的主流选择,市场依然处于酝酿期。而相反的是,以“健身房”为主的专送服务和入驻店呈现出发展良好的态势。